桂花介壳虫是一种常见害虫,对桂花生长影响较大
桂花,作为我国的传统名花,以其独特的香气和优美的形态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在桂花的养护过程中,介壳虫这种常见的害虫却常常成为困扰种植者的难题。
序号 | 主要症状 | 防治方法 |
---|---|---|
1 | 叶片上产生褐色病斑,后期变灰变红 | 人工刷除、冬季防治、夏季防治 |
2 | 树势衰弱,叶片早落 | 树干注药、树干涂药 |
3 | 介壳虫侵害,影响观赏价值 | 针对不同时期和虫态选择合适的药剂 |
介壳虫,学名“盾蚧”,主要寄生在桂花树的枝干、叶片和嫩梢上。它们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的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甚至死亡。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桂花介壳虫的症状、防治方法以及其对桂花生长的影响。
症状识别
桂花介壳虫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上。受害叶片会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约为2-5毫米。病斑初期呈褐色,后期中央变灰变红,边缘呈红褐色。病斑两面散生细小的灰褐色霉点,常常互相联合,造成叶面枯死。
防治方法
为了有效防治桂花介壳虫,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人工刷除:当介壳虫发生量较少时,我们可以用软毛刷轻轻刷除,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良好。
2. 冬季防治:在冬季,我们可以剪除有虫枝条和清扫落叶,并集中销毁。此外,刮除枝条上的越冬虫体,或者喷洒5-10%的轻柴油乳剂、波美3-5度石硫合剂,都是有效的防治方法。
3. 夏季防治:在夏季若虫孵化初期,未分泌蜡质或蜡被初形成时喷药防治。可选用0.3至0.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有利,或者10%吡虫啉1500倍液,单用或混用,每隔7至10天喷1次,连喷2至3次。
4. 树干注药:在树干上按120度圆周角从三个方向注射,每厘米干茎用内吸类药0.2克,注后用泥封口。
5. 树干涂药:于4月在树干基部轻刮皮成上下错开的两个半圆,环宽略等于干茎的一半,涂以吡虫啉、杀虫双、乐果等内吸性药剂400-500倍,然后用聚乙烯薄膜包扎紧密,15-20天后解除。
桂花介壳虫的影响
桂花介壳虫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影响桂花生长:介壳虫吸取植物的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影响桂花正常生长。
2. 降低观赏价值:受害的桂花叶片会出现病斑,影响其观赏价值。
3. 增加病害风险:介壳虫的侵害还可能诱发其他病害,如煤污病等,进一步加剧危害。
桂花介壳虫是一种常见的花木害虫,对桂花的生长和观赏价值有着极大的影响。了解其症状、防治方法和危害,有助于种植者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桂花的健康生长。
桂花介壳虫是一种常见害虫,对桂花生长影响较大。讲清楚了,接下来是桂花介壳虫防治新策略,助力桂花健康成长。
桂花病虫害防治:介壳虫的威胁与应对
桂花,作为我国传统名花,不仅具有独特的香气,更以其优美的姿态为园林景观增添了一抹亮色。然而,在桂花生长过程中,介壳虫的侵扰往往成为养护者头痛的问题。
介壳虫症状:识别与防治的关键
介壳虫的典型症状是叶片上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初期呈褐色,后期中央变灰,边缘红褐色。病斑两面散生细小的灰褐色霉点,严重时会导致叶面枯死。对此,养护者需提高警惕,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人工刷除:简单有效的传统方法
当介壳虫发生量较少时,可以采用人工刷除的方法。利用软毛刷轻轻刷除虫体,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需要注意的是,操作时需小心谨慎,以免损伤桂花树。
冬季防治:预防为主,综合施策
冬季是防治介壳虫的关键时期。养护者可以剪除有虫枝条,清扫落叶,并集中销毁。同时,刮除枝条上的越冬虫体,或喷洒轻柴油乳剂、波美度石硫合剂等药剂,以预防来年虫害的发生。
夏季防治:重点时期,精准用药
夏季是介壳虫发生的高峰期。此时,应抓住若虫孵化初期未分泌蜡质或蜡被初形成的有利时机,喷药防治。可选用0.3至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0%吡虫啉1500倍液进行喷洒,每隔7至10天喷1次,连喷2至3次,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树干注药:内病外治,全面防护
在树干上按120度圆周角从三个方向注射内吸类药,每厘米干茎用内吸类药0.2克,注后用泥封口。这种方法可以内病外治,全面防护桂花树,防止介壳虫的侵害。
树干涂药:长效保护,降低虫害
桂花健康,从我做起
介壳虫的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养护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施策,才能有效控制介壳虫的发生,保障桂花的健康生长。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桂花树的健康保驾护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