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南美白对虾红体病需根据病因选择针对性药物

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过程中,红体病是一种常见且危害较大的疾病。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红体病,选择合适的药物至关重要。

南美白对虾红体病需根据病因选择针对性药物

红体病的病因分析

南美白对虾红体病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水质变化、药物刺激等。了解病因有助于我们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病毒性红体

病毒性红体病是由桃拉病毒引起的,病虾红须、红尾,体色变为茶红色,不摄食或少摄食,活动缓慢,常在池边死亡。防治病毒性红体病,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改善水质、加强生物安全等。

细菌性红体

细菌性红体病主要由副溶血弧菌引起,病虾附肢变黄或红色,活动减弱,食欲减退。防治细菌性红体病,应使用针对弧菌的抗菌药物,并结合改善水质和加强管理。

应激性红体

应激性红体病是由于虾体受到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如天气突变、水质变化、药物刺激等。防治应激性红体病,需要消除或减弱应激因子,如保持稳定的水质、合理使用药物等。

针对性药物选择

针对不同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是防治南美白对虾红体病的关键。

病因 药物 使用方法
病毒性红体 渔得康 第一天开始使用,每天一次
细菌性红体 毒菌灭 第二天开始使用,每天一次
应激性红体 红体白斑清 第三天开始使用,每天一次
综合防治 虾必康 第四天开始使用,每天一次

防治策略建议

除了针对性药物选择外,以下防治策略建议也对南美白对虾红体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定期进行水体消毒,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 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过度使用或滥用。
  •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止病原体传播。
  • 提高养殖技术,增强虾体的抗病能力。

案例分析

某养殖户在2022年6月发现南美白对虾出现红体现象,经诊断为应激性红体病。根据上述防治策略,养殖户采取了以下措施:

  • 使用红体白斑清进行抗病毒处理。
  • 加强水质管理,保持稳定的水质环境。
  • 合理调整饲料,提高虾体的抗病能力。

经过一周的治疗,虾体的红体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养殖产量得到恢复。

南美白对虾红体病的防治需要综合考虑病因、药物选择、防治策略等多方面因素。通过针对性药物选择和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红体病的发生,确保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健康发展。


经过对南美白对虾红体病需根据病因选择针对性药物。的描述,不妨看看南美白对虾红体病:精准用药,案例解析的情况。

案例一:精准用药,红体病得以有效控制

在广东某养殖场,南美白对虾突发红体病,情况紧急。养殖户在得知信息后,迅速采取了以下措施:

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使用白斑清碘剂0.3ppm进行水体消毒,以消除病原体。接着,开始使用中草药进行抗病毒处理。第一天使用渔得康,第二天使用毒菌灭,第三天使用红体白斑清,第四天使用虾必康。这些中草药能够有效抑制病毒活性,增强虾体的免疫力。

南美白对虾红体病需根据病因选择针对性药物

在第五天,每亩使用白云石粉5-8斤,与活菌王1斤混合后干撒于池水中。三天后,水色变得嫩活绿,持续了20天。通过这一系列精准用药,红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案例二:应激性红体病,及时消除应激因子

在福建某养殖区,南美白对虾出现应激性红体症状。经过分析,发现这是由于天气突变、水体环境突变、药物刺激、捕捞行为等因素引起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养殖户采取了以下措施:

定期进行水体消毒和施放活菌王或光合细菌,以改善虾池水环境,保持良好水色。使用常规防应激药物,如旺碘、菌毒双杀、强底净、纤纤净、应激灵、水产专用维C等,以消除或减弱应激因子。

通过这些措施,虾体的应激性红体症状得到了缓解,虾体抗病力得到了提升。

案例三:病毒性红体病,对症下药是关键

在广西某养殖场,南美白对虾出现病毒性红体症状,表现为红须、红尾、尾扇变红,体色变成茶红色,病虾不摄食或少摄食,在水面缓慢游动。

为了有效控制病情,养殖户采取了以下措施:

全池泼洒白斑清碘剂0.3ppm,第二天泼洒二溴海因0.2ppm。接着,使用益水宝或白云石粉拌活菌王干撒于池内。内服方面,每公斤料拌黄边连粉3克,VC1克,肝泰2克,解毒开胃散5克、环丙沙星1克、板蓝根2克,持续投喂5-7天。

通过这些对症下药的措施,病毒性红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59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