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冬季大棚三膜土豆种植技术,提高产量

一、选址与建棚规格

选择土壤疏松、水源充足且排灌性好的地块进行建棚。大拱棚规格为长60m、宽6m、高2.2-2.5m,内建两个小拱棚,高0.8-1.2m,宽2.4m。小拱棚与大拱棚间距35cm,小拱棚间间距50cm,方便走道和后期管理。

冬季大棚三膜土豆种植技术,提高产量

二、种植规格

每个小拱棚内划分区域,种植地带约2.4米。耕地做畦,可起四垄种植。拱棚、小拱棚和大拱棚的间距分别为35cm和50cm。

三、耕地施肥

大棚地块进行20-25cm深翻,整平耙细。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斤左右,磷酸二铵40斤,草木灰400-500斤。

四、选择品种

适宜选用休眠期短、结果早、抗腐烂强的早熟品种,如克新十三号、鲁引1号等。

五、选种浸泡

播种前15-20天,将土豆放入0.01%赤霉素溶液中浸泡3-5分钟,捞出晾干后置于15-18℃温床催芽,保持60%-70%空气湿度,20天后幼芽长至1-1.5cm即可种植。

六、适期播种

冬季三膜种植土豆可在12月下旬进行,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播种。

七、温湿度管理

播种时,小拱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18-20℃,夜间10-15℃左右。遇寒冷大风雪天气,可在小拱棚外盖少量草苫保持棚温。

八、水肥管理

生长期间,如有缺肥现象,结合浇水施用10斤左右的尿素。浇水要保证土壤湿润,发棵期过后要保证充足水分,有利于茎叶生长。

九、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 防治方法
早疫病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波尔多液1:1:200
晚疫病 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
蚜虫或其它病害 50%氧化乐果600倍液

十、及时采收

在3月下旬植株叶片基本黄化,土豆完全膨大时,根据市场行情及时采收。一般每亩可产马铃薯7000-8000斤左右。

冬季大棚三膜土豆种植技术,通过科学的选址建棚、品种选择、播种管理、温湿度控制、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可以有效提高土豆产量,保障冬季土豆供应。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在解决了冬季大棚三膜土豆种植技术,提高产量,保障冬季土豆供应。的问题后,我们可以安心推进三膜技术助冬薯,高产供应保民生。

一、选址与建棚:构建高效冬薯种植基地

在辽阔的东北平原,一位种植户选择了肥沃的黑土地,决定在此地打造一个冬季大棚三膜土豆种植基地。他挑选了土壤结构良好、水源充足、排水灌溉条件优越的地块。接着,他按照专业指导,搭建了大拱棚,长度约为60米,宽度6米,高度在2.2米至2.5米之间。在大拱棚内,他又增设了两个小拱棚,每个小拱棚高度在0.8米至1.2米之间,宽度约2.4米。这样的设计既保证了光照和通风,又便于后续的管理工作。

二、耕地与施肥:为冬薯生长奠定基础

在种植土豆之前,这位种植户对土地进行了深翻,深度约20至25厘米,以确保土壤的松软和透气。同时,他还结合整地施用了4000斤左右的腐熟有机肥,以及40斤左右的磷酸二铵,为土豆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此外,他还添加了400至500斤的草木灰,以增强土壤的肥力和抗病能力。

冬季大棚三膜土豆种植技术,提高产量

三、选种与浸泡:挑选优质种薯,提高发芽率

为了确保土豆的产量和质量,这位种植户特别注重种薯的选择。他挑选了休眠期短、结果早、抗腐烂能力强的早熟品种,如克新十三号、鲁引1号等。在播种前15至20天,他将土豆放入0.01%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3至5分钟,捞出晾干后放入15至18℃的温床内催芽。在20天后,幼芽长至1至1.5厘米即可进行种植。

四、播种与覆盖:科学管理,提高产量

在播种时,这位种植户将土壤整平耙细,每个畦内按照行间距60厘米开沟,沟深约3厘米。在沟内浇少量水后,按照株间距18至20厘米进行播种,播种后起垄覆盖8厘米的土壤,再用地膜覆盖好,最后盖上小拱棚。这样的三膜覆盖技术有助于保持土壤温度和湿度,提高土豆的发芽率和生长速度。

五、田间管理:防病治虫,确保丰收

在土豆生长过程中,这位种植户注重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他采用了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早疫病,使用波尔多液1:1:200防治。在遇到蚜虫等害虫时,则使用50%氧化乐果600倍液进行防治。

六、适时采收:抓住时机,收获喜悦

在3月下旬,当植株叶片基本黄化,土豆已完全膨大时,这位种植户及时进行了采收。由于采用了冬季大棚三膜种植技术,亩产高达7000至8000斤,比早春地膜覆盖土豆的种植方法提前一个月上市,经济效益显著。

通过这一系列精心管理和技术应用,这位种植户不仅实现了高产,还为市场提供了新鲜、优质的土豆,为保障民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57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