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旱地花生栽种技术,针对干旱土壤条件下花生种植的种植方法
红壤旱地,由于其独特的土壤性质,对花生的种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深入探讨红壤旱地花生栽种技术,帮助农民朋友们在干旱土壤条件下实现花生的高产。
一、土壤改良
红壤土旱地酸性土壤,保水抗旱能力差。因此,土壤改良是提高花生产量的关键步骤。
肥料类型 | 施用量 |
---|---|
钙镁磷肥 | 50-75公斤 |
硼砂 | 0.5公斤 |
硫酸锌 | 1公斤 |
硅肥 | 适量 |
通过补充钙镁磷肥和微量元素肥,可以有效减少花生空壳率,提高产量。
二、选种及种子处理
红壤土大面积种植的花生,很多是老品种,退化严重。因此,选种至关重要。
- 选择高抗病、抗旱的早、中熟花生品种,如粤油7号、汕油27、仲恺花1号、航花2号等。
- 播种前可用种衣剂包衣或用药剂拌种,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三、适时早播
春播花生适时早播,可有效避开干旱,利于花生成熟。一般赣南到赣北播种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中旬,地膜栽培可提早5-7天播种。
四、田间管理
花生种植要想高产,做好以下田间管理要点至关重要:
- 播后补全苗:花生补苗一般在齐苗后10-15天进行查苗补种。
- 清沟排水:花生苗期雨水多,若是不开畦沟,容易导致死苗。
- 看苗追肥与化控:花生是喜肥作物,追肥可有效保证花生苗生长,增加产量。
五、病虫害防治
花生病虫害对产量有很大影响,初期可用苯甲·嘧菌酯、咪鲜胺等药剂进行防治。害虫主要有蚜虫、螨虫及斜纹夜蛾,可选用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防治。
红壤旱地花生栽种技术需要从土壤改良、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入手,才能实现干旱土壤条件下花生的高产。希望本文能为农民朋友们提供有益的参考。
已经阐述了红壤旱地花生栽种技术,针对干旱土壤条件下花生种植的种植方法。,现在进入干旱红壤花生种植新策略的主题。
一、因地制宜选种与处理
在江西省南昌市红壤旱地,花生种植历史悠久,但传统种植方法往往受限于干旱和土壤酸性。为了提高产量和抗逆性,我们选取了适应性强、抗旱性佳的早中熟花生品种,如粤油7号、汕油27、仲恺花1号、航花2号等。在播种前,我们采用种衣剂包衣或药剂拌种的方法,有效防治病虫害,提高发芽率。
二、科学施肥,改良土壤
针对红壤土保水抗旱能力差的特性,我们采用了钙镁磷肥和微量元素肥进行补充,亩施钙镁磷肥50-75公斤、硼砂0.5公斤、硫酸锌1公斤,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追施硅肥。同时,通过施用有机肥和石灰,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和抗逆能力。
三、适时早播,避灾增收
春播花生,我们选择了3月下旬至4月中旬的适宜时间,并利用地膜覆盖技术,提前5-7天播种,有效避开干旱天气,确保花生成熟。此外,通过精细整地、开沟作畦,改善土壤排水条件,降低病虫害风险。
四、田间管理,健康生长
在花生苗期和生长期,我们注重田间管理,包括播后补全苗、清沟排水、看苗追肥与化控。齐苗后10-15天进行查苗补种,确保植株齐整。同时,根据生长情况适时追肥,保证花生苗健康茁壮。
五、病虫害防治,确保产量
花生病虫害防治是保证产量的关键。我们采用苯甲·嘧菌酯、咪鲜胺、噻呋酰胺、甲基硫菌灵等药剂防治病害,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甲维盐等药剂防治害虫。对于地下虫害,则采用辛硫磷颗粒剂或噻唑膦颗粒剂进行防治。
六、案例分析:某村花生种植效益提升
某村在实施干旱红壤花生种植新策略后,花生产量显著提升。与传统种植方法相比,该策略下的花生亩产提高了20%以上,农户收入也相应增加。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不仅提高了花生的产量,还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