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子饲养管理:从幼崽到成貉
貉子,作为我国重要的毛皮动物,其饲养管理一直是养殖户关注的焦点。从幼崽到成貉,貉子的饲养管理可以分为四个关键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关注点。
一、幼崽阶段
小貉子在45~50天开始分窝,此时要特别注意营养、环境和疾病问题。
营养 | 环境 | 疾病 |
---|---|---|
控制食量,保证稀食,每只小貉子前15天,每顿喂盛饭的小勺半勺。 | 分窝后一个月内,食具要经常清洗,产仔箱要勤清理。 | 貉因消化机能不健,易患肠炎、尿湿症等疾病,要经常给药预防。 |
二、分窝后阶段
分窝后,幼貉已开始独立生活,此时的饲养管理同样重要。
营养 | 环境 | 疾病 |
---|---|---|
饲料配比:一般100公斤玉米20斤麦子,10斤豆子。小貉子分窝2个月内豆子减到5斤。 | 炎热季节要注意防暑降温和防病,食具经常清洗,产仔箱要勤清理。 | 貉因消化机能不健,易患肠炎、尿湿症等疾病,要经常给药预防。 |
三、幼貉育成期
幼貉育成期正处于炎热的夏季,管理上要特别注意防暑和防病。
营养 | 环境 | 疾病 |
---|---|---|
饲料种类上鱼粉产品、豆饼粕类能量饲料的搭配,增加毛绒的光泽。 | 水盒、食具要经常清洗、定期消毒,小室和笼舍中的残食要随时清除。 | 刚断乳的幼貉消化机能还不十分健全,易患肠炎或尿湿症。 |
四、成年貉阶段
成年貉的饲养管理主要保证生命活动及毛绒生长成熟的需要。
营养 | 环境 | 疾病 |
---|---|---|
可用一些含高的廉价动物性饲料,增加毛绒的光泽。 | 保证充足饮水,进入10月份后幼貉已体成熟,接近成的饲养管理与准备配种期的饲养管理主要是保证生命活动及毛绒生长成熟的需要。 | 貉因消化机能不健,易患肠炎、尿湿症等疾病,要经常给药预防。 |
貉子的饲养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养殖户在各个环节都给予足够的关注。只有掌握了每个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才能确保貉子的健康成长。
针对貉子饲养管理:从幼崽到成貉,四个阶段需注意营养、环境、疾病等问题。的观点告一段落,再延伸至貉子养殖全攻略:幼崽到成貉营养与环境关键。
幼崽分窝:关键营养与适宜环境
在貉子养殖过程中,幼崽的分窝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一般来说,小貉子在45至50天大时开始分窝。如果发现一窝中幼崽的生长速度不均,可以先分出较大的幼崽,每窝以3至4只为宜。随后,再逐渐分窝,让较小的幼崽由母貉带养几天。分窝后的一个月内,喂养管理尤为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它们一生的健康。
在这个阶段,由于幼崽产仔时间不同,饲料量也难以统一。但有两个标准需要把握:一是控制食量,确保喂食后食盘被舔干净;二是观察幼崽喂食后是否肚子明显膨胀。饲料应特别稀,类似于稀粥但不可黏稠。在前15天,每只小貉子的食量约为每顿半勺盛饭勺的量。随后15天,每天逐渐增加到多半勺或一勺,即5至7成饱。
饲料配比:营养均衡是关键
饲料的配比同样重要。一般而言,100公斤玉米搭配20斤麦子和10斤豆子。在小貉子分窝后的两个月内,豆子的用量应减少到5斤,因为过多的豆子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在饲料选择上,可以采用1/3膨化面子与2/3膨化饲料的配比,或者1/2膨化面子与1/2膨化饲料的配比。
夏季管理:防暑降温与疾病预防
在炎热的夏季,貉子养殖需要注意防暑降温以及疾病预防。食具要经常清洗,产仔箱要勤清理。由于貉子的消化机能不健全,容易患肠炎、尿湿症等疾病,因此需要经常给药预防,并确保有充足的饮水。
哺乳期管理:产仔护理与幼崽成长
在哺乳期,产仔护理是至关重要的。貉子临产前2至3天开始絮窝,通常在第60天产仔,但也有推迟3至5天的。产仔前24小时,貉子会失去野性,这时需要做好看护工作。产仔时,应在窝门前看护,注意观察母貉是否正确剥开胎胞和咬断脐带。如果母貉没有正确处理,应立即人工剥开并剪断脐带。
配种前期管理:调整体况与营养需求
进入10月份后,幼貉已基本成熟,接近成貉。这时期的饲养管理与准备配种期的饲养管理主要是保证生命活动及毛绒生长成熟的需要。可以使用一些含高蛋白质的廉价动物性饲料,这有助于增加毛绒的光泽和卫生。
配种期管理:促发情与营养补充
从1月16日开始,逐步增加蛋白质饲料,以促使其发情。这时的饲料配比一般为面子7钱、鱼粉5钱、鸡蛋7钱。食物要稀一些,确保喂饱,中午可适量喂少量胡萝卜或菜叶。
常见病防治:保障貉子健康
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常见病的防治。如拉稀,可能是由于食量过多、食物未煮熟或饲料变质等原因引起。治疗方法包括控食减量、口服庆大霉素等。对于寄生虫病,可以使用伊力佳、阿福丁等兽用驱虫药进行治疗。
通过以上详细的饲养管理措施,养殖者可以更好地照顾貉子,提高养殖成功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