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防控,强化生物安全
作者:田园茶韵君•更新时间:1月前•阅读5
在养殖行业,蓝耳病如同暗影,时常悄无声息地潜入,给养殖户们带来无尽的忧虑。而高致病性的蓝耳病,更是烈性传染病的代表,给生猪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如何在非瘟爆发前,有效防控蓝耳病,成为养殖业者们关注的焦点。
生物安全,防控蓝耳病的关键
杨汉春教授在报告中指出,针对猪蓝耳病的防控,应以生物安全防控为主。这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指导,更是实践中的行动指南。在蓝耳病净化成功后,产房蓝耳抗原抗体双阴性,生物安全需特别重视。
生物安全的具体措施
- 建立本猪场蓝耳毒株的优势生态种群,净化野毒。
- 后备猪同时感染同时消失,使后备猪同时接触本场蓝耳毒株,猪体内蓝耳病毒几乎同时消失。
- 使后备猪接触本场蓝耳毒株,激活免疫系统,防止后期感染。
防控蓝耳病,不止于疫苗
虽然兽医们了多种策略,用于猪群蓝耳病的控制和清除,但是重复感染的风险依然较高。因此,蓝耳病的防控,不能简单地依靠疫苗,需采取综合防控的措施。
综合防控的策略
措施 | 说明 |
---|---|
强化生物安全管理 | 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制度,确保猪场环境卫生。 |
猪群健康监测 | 实时掌握猪群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 |
免疫控制 |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
蓝耳病防控的10条原则
在与蓝耳病不断抗争的30年里,我了10条原则,如果遵循了这些原则,我们将会获得蓝耳病病毒阴性断奶仔猪,这也为蓝耳病病毒从猪场净化做了铺垫。
蓝耳病防控的10条原则
- 适当的后备猪驯化
- 确保蓝耳病病毒阴性公猪精液
- 降低病毒在猪场的循环
- 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
- 定期抽样摸清农场疫情
- 以临床症状、猪群流动及诊断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行动计划
- 猪群的流动和转移
- 猪场人员的培训
- 建立实时监测数据库
- 可以实行单场或者区域化净化方案
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防控和生物安全的强化。只有坚持科学防控,强化生物安全,我们才能有效地应对蓝耳病等疫病,保障养殖业的繁荣与稳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