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生物安全宜适度,减法管理更科学
作者:畜牧智者•更新时间:4月前•阅读13
在《十四五重点图书: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技术系列丛书《猪病防控关键技术》》中提到,猪场生物安全等级可以从7个方面入手管理,分别是:周边环境、选址布局、设施、隔离、清毒、杀灭有害生物、科学饲养、驱虫、免疫接种、防应激、无害化处理、建立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
想要做好猪场管理,实现高效益大规模养殖,保障猪场生物安全,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如何进行科学管理。
猪场生物安全的关键点
方面 | 具体措施 |
---|---|
周边环境 | 选择远离居民区、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域 |
选址布局 | 合理规划猪舍、隔离区、生活区等功能区 |
设施 | 配置高质量的通风、排水、供暖、供电等设施 |
隔离 | 建立严格的人员、车辆、物资进出管理制度 |
清毒 | 定期进行猪舍、设备、环境的消毒处理 |
杀灭有害生物 | 灭鼠、灭蚊、灭蝇等,减少病原传播 |
科学饲养 | 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合理控制猪群密度 |
驱虫、免疫接种、防应激 | 定期驱虫、免疫接种,减轻应激反应 |
无害化处理 | 规范处理病死猪、粪污等废弃物 |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 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 |
猪场生物安全风险评估
猪场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主要评估的风险因素包括:周边环境、选址布局、设备设施、防疫管理、人员管理、投入品管理、运输管理等七大因素。根据每个猪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适度管理,减法更科学
在2021年广东猪业创新发展大会上,张桂红教授提醒我们,现阶段猪场生物安全十分必要,但不宜过度。建议猪场人员根据风险程度确定洗消烘程序,控制成本,建立简单高效的生物安全体系。
猪场生物安全管理的核心是确保猪群健康和生产效益。
- 优化猪场布局,减少人员流动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 合理控制猪群密度,减轻猪舍内的应激反应。
- 定期进行消毒处理,降低病原传播风险。
-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生物安全意识。
适度管理,减法更科学。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国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