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猪场生物安全,严防非瘟入侵
作者:种植达人•更新时间:1月前•阅读8
在我国的养殖业中,猪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非洲猪瘟的入侵给猪场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为了严防非瘟入侵,强化猪场生物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解析猪场生物安全措施,助您守护猪群健康。
一、人员管理:守护猪场的第一道防线
人员管理是猪场生物安全的关键。
- 禁止外部无关人员参观猪场,猪场员工需发现陌生人随时询问和阻止。
- 猪场员工外出和返回时,必须严格执行隔离、防疫和消毒措施。
- 安装监视器,防止违禁物品进入,并保持所有出入口随时上锁。
- 与外界的物资联系应尽量减少,工作服应每天消毒后再洗净烘干。
二、车辆管理: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
车辆管理是切断非洲猪瘟传播途径的关键。
- 所有与猪场相关的车辆受到严格控制,并使用专用车辆。
- 未经清洗消毒烘干的车辆禁止接近猪场。
- 运输物料等必须进入场的车辆,按照消毒程序进行严格消毒。
- 卖猪的车辆应在远离猪场的地方安装中转平台,然后用猪场内部的运猪车将猪运到平台中转出售。
三、猪群管理:关注猪群健康
猪群管理是保障猪场生物安全的重要环节。
- 每日排查监测,早期发现、早期发现和早期剔除异常猪。
- 注射时流血不止、发热猪、流产母猪应立即报告进行检测。
- 猪舍内不宜解剖。
- 禁止喂泔水和餐厨垃圾,禁止使用被污染的猪饲料制剂。
四、猪场消毒工作:打造安全环境
猪场消毒工作是打造安全环境的关键。
- 猪场应有完善的消毒防疫设施,如消毒池、消毒室等。
- 制定严格的消毒计划,定期交替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消毒剂。
- 增加消毒频率,一般每周预防消毒两次。
- 注意猪场、设备、工具和车辆的消毒,一般每周至少一次。
五、良好的环境管理: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
良好的环境管理是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的关键。
- 养猪场及其周围环境的定期消毒。
- 建立缓冲隔离带。
- 定期监测水污染。
- 杀死蚊子、苍蝇、老鼠。
- 确保猪舍适当的温度湿度,并能接受太阳光照射。
- 及时排放有害、有气味的气体,保持猪舍内空气清新。
- 需要一个完整的粪肥处理系统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系统。
六、分区管理降低传播风险
猪场实行分区管理,可有效减少猪场各区域之间交叉污染的机率。
- 建立一套适合养殖的后勤保障系统。
- 通过烘干、浸泡、熏蒸、静置等多种形式,避免猪场过多与外界接触而带来的疾病传播风险。
七、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 规范自身行为,严禁猪场所有人从市场上购买猪肉及其他任何生鲜猪产品。
- 猪场生物安全控制,如猪舍门前放置洗手盆与火碱盆,人员须着专用工作服、胶靴进入猪舍。
- 猪舍内外管理,如每周2次猪舍内外常规消毒,并定期更换消毒液。
八、严格把控进猪苗过程
- 引苗时,车辆尽量避开其他运猪车辆。
- 运载猪苗的车辆在到达场前,要对其前脸、底盘、轮胎进行喷洒消毒。
- 卸猪苗时,严禁闲杂人员参与。
九、猪场工作人员严于律己
- 规范巡查路线,基于先小后大、先安全区域后到危险区域进行例行巡查。
- 始终坚持单向通行原则。
十、坚持“四不要”
- 不要使用餐馆、食堂的泔水或餐余垃圾喂猪。
- 不要散放饲养,避免家猪与野猪接触。
- 不要从疫区调运生猪。
- 不要对出现的可疑病例隐瞒不报。
十一、定期开展环境监测
- 定期对猪场环境进行监测,以随时掌握环境状况。
- 做好消毒工作,以消灭传染源。
十二、严格把控猪销售环节
- 卖猪前禁止客户进入猪舍内看猪。
- 猪销售装车前,认真检查车辆清洗情况,保证清洗至眼观无粪便、无泥沙、无猪毛的标准。
- 出猪结束后,要及时冲洗干净猪舍、过道、工具等生产物资,并用消毒药对其进行严格消毒。
结论
强化猪场生物安全,严防非瘟入侵,是保障猪群健康、维护我国生猪养殖业稳定的重要举措。通过以上措施,相信您能够为猪场筑牢防线,守护猪群健康。
措施 | 目的 |
---|---|
人员管理 | 减少猪场与外界的接触,降低传播风险 |
车辆管理 | 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原体通过车辆传播 |
猪群管理 | 关注猪群健康,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
猪场消毒工作 | 打造安全环境,消灭病原体 |
良好的环境管理 | 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提高猪群免疫力 |
分区管理 | 降低传播风险,减少猪场各区域之间的交叉污染 |
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 规范猪场内部行为,防止病原体传播 |
严格把控进猪苗过程 | 防止病原体通过猪苗传入猪场 |
猪场工作人员严于律己 | 提高猪场生物安全意识,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
坚持“四不要” | 切断传播途径,降低猪场感染风险 |
定期开展环境监测 | 掌握猪场环境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
严格把控猪销售环节 | 防止病原体通过猪销售环节传播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