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重塑养猪业猪周期,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国养猪业,这个曾经热闹非凡的行业,如今正经历着一场由非洲猪瘟引发的巨变。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浩劫,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
非洲猪瘟——养猪业的头号杀手
公司+农户/合作社,这是许多地区和企业的主要养殖模式。然而,非洲猪瘟的出现,给这种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和挑战。这场疫情,如同一位不速之客,打破了养猪业维持了几十年的动态平衡。
非洲猪瘟的挑战与机遇
非洲猪瘟短期或难根除,导致生猪产业链格局重塑。目前全球已有37个国家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普遍需要数十年时间才能根除。这场疫情在冲击国内养殖业秩序的同时,也在重塑国内养殖行业的新格局。
猪周期的变革
截至今年7月3日,全国共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43起,扑杀生猪116万余头。这场疫情在冲击国内养殖业秩序的同时,也在重塑国内养殖行业的新格局。正如7月23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全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视频会议上强调的那样,我们要清晰认识不同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洞悉管控之道。
非洲猪瘟对经济的影响
当前,中美贸易战、经济结构调整与非洲猪瘟就对我国经济环境和畜牧行业造成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是要清晰认识不同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洞悉管控之道;二是要积极应对,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非洲猪瘟的防控与对策
在2019河北省饲料工业发展峰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仇华吉研究员在《非洲猪瘟:挑战与对策》的报告中谈到:非洲猪瘟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已不仅是单一行业的问题,而是引发上下游相关产业的连锁反应。
非洲猪瘟的常态化与复杂化
中国养猪业与非洲猪瘟间的斗争正在常态化、复杂化。这样分散、传统的养殖业态下实现净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场注定难以胜利的战争中,能争取的就是少输,尽量以最低的代价,将植物蛋白转化为动物蛋白,满足人民对猪肉的需求。
非洲猪瘟对猪周期的影响
非洲猪瘟打破了养猪业维持了几十年的动态平衡,其为养猪业带来的影响深远且全面。在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将通过系列文章为大家逐类解析非洲猪瘟对猪周期的影响。
硬猪周期与软猪周期
猪周期,通俗的讲就是猪市行情高低变化的动态循环,也反映了养猪市场信心的变化。猪周期从其发生原因来讲,我们把猪周期细分为两种:一种是主观猪周期,另一种是客观猪周期。
政策性、疾病性、季节性
软猪周期受猪场主观意志主导,由市场调节形成循环,特点是大而长且周期性强。硬猪周期受现实客观条件或环境所左右,人的主观意志影响相对有限。硬猪周期主要分为政策性、疾病性、季节性三方面。
非洲猪瘟的影响
非洲猪瘟影响属于硬猪周期“疾病”范畴。非洲猪瘟有别于2002年的附红细胞体、2006年的高热蓝耳病和2010年的流行性腹泻,这三类病要么有效的防治药物,要么有可靠的预防疫苗。而非洲猪瘟至今没有发现和研制出有效防治的疫苗和药物。
普通人跟随软猪周期随波逐流,有心人硬杠硬猪周期逆势上扬。如此,人与人之间拉开了差距;如此,行业完成了浴火重生的变革;如此,部分人终究成了看客!知晓了非洲猪瘟对猪周期的影响,你能否成为有心人呢?
年份 | 疫情数量 | 扑杀生猪数量 |
---|---|---|
2018 | 143 | 116万余头 |
2019 | 待定 | 待定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