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木樨:古韵花香

木樨:药食同源的千年芬芳

:秋分时节的桂花盛放

在中国传统节气中,秋分不仅是昼夜平分之时,也是“桂花盛”的季节。这种香气浓郁的小花,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作为木犀属植物的代表,桂花生性喜温润气候,其花朵虽小却芳香四溢,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并在饮食、药用及文化象征上扮演重要角色。


一、历史与文化:千年传承的“秋之精灵”

  1. 起源与发展 桂花原产中国南方山地,早在先秦时期便被记载。《山海经》中已有其踪迹,汉代时已广泛用于祭祀和观赏。唐代以后,桂花成为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群芳谱》称其“清可绝尘,浓能远溢”,更被誉为“仙友”“花中月老”。

    木樨:古韵花香

  2. 文化象征与情感表达

  3. 秋日意象作为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桂花”常被赋予丰收、团圆的寓意。中秋佳节赏桂饮酿已成为民间习俗,如苏轼诗云:“小楼明月调筝琶,满院清香是桂花”。
  4. 科举与吉祥“折桂”象征金榜题名,而“蟾宫折桂”的传说更将其与仕途腾达紧密相连。

二、药用价值:中医宝库中的行气良材

  1. 性味功效
  2. 中医认为桂花性温,味甘辛,《本草纲目》记载其“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现代研究证实含挥发油、黄酮类成分,具有抗菌、抗氧化及缓解胃肠痉挛的作用。

  3. 临床应用

  4. 调理脾胃用于脘腹冷痛、食欲不振,常配伍生姜、陈皮煎汤或入药膳。
  5. 疏肝解郁花香可舒缓情绪,《长沙药考》载其“治咳漱痰喘”,对气滞咳嗽亦有缓解效果。
  6. 外用妙效桂花油用于风湿痛、皮肤瘙痒,民间多以鲜花捣敷或调制洗剂。

  7. 品质与辨识要点 真品桂花朵小呈金黄或白色,香气浓郁;若发霉变质则失去药效且可能引发过敏。选购时需注意干燥、无杂质,以“九里香”为佳。


三、饮食文化:从宫廷到民间的芬芳盛宴

  1. 传统美食中的灵魂香气
  2. 糕点茶饮“桂花糖藕”“栗子糕”中点缀其碎花增色添味;窨制茉莉花茶时,以桂香调和馥郁。宋代《武林旧事》记载的“桂花炊饼”,至今仍是江南地区节令美食。
  3. 酿酒艺术自唐代起便有“桂花酒”制作工艺,《楚辞·招魂》中已有其名,现代则发展出甜型、干型等不同风味品种。

  4. 烹饪调味的智慧运用 在川菜、湘菜中,糖渍桂花常用于平衡辛辣,而在苏帮菜里,则是“蟹酿橙”点睛之笔——以花香衬托蟹肉鲜甜。


四、现代发展与全球传播

  1. 科研突破:从传统到创新 研究显示,桂花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有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其精油成分也被开发为天然防腐剂,在食品工业中替代化学添加剂。

  2. 文化输出与国际认可 法国香水业将中国丹桂的芳樟醇用于高端香水中;日本“金木犀”文化节期间,游客达百万量级。联合国粮农组织更将其列为具有经济潜力的传统作物之一。


药食同源的典范

从《神农本草经》到米其林餐厅菜单,桂花以其独特的香气与功效,在中华文明中成为“药食同源”的完美例证。它不仅是自然馈赠的美味药材,更承载着千年文化记忆——每一缕花香都是时光沉淀的故事,每一次入馔皆是对传统的温柔传承。在当代健康饮食潮流下,这株秋日精灵正以全新姿态续写传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84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