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杨汉春教授指出:猪蓝耳病成农业养殖新挑战

猪蓝耳病:农业养殖的新挑战

5月底,由勃林格殷格翰主办的“送科技下乡,支援老区畜牧业发展”公益活动在平江召开。中国农业大学杨汉春教授应广大猪场朋友的请求,在会上分享了我国猪蓝耳病防控面临的挑战和策略。

杨汉春教授指出:猪蓝耳病成农业养殖新挑战

猪蓝耳病防控:疫苗免疫不是唯一途径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汉春近日表示,防控猪蓝耳病不能单纯依靠疫苗免疫,需要从生物安全、控制猪群细菌性继发感染等多方面着手。

猪蓝耳病防控策略:综合防控体系

杨汉春教授指出,单纯依靠疫苗免疫的手段来控制PRRSV是不现实的,蓝耳病防控净化关键要从生物安全、合理使用疫苗、做好继发感染控制以及做好猪场PRRSV感染的净化工作。

猪蓝耳病防控:生物安全控制措施

在近日回盛公司举办的《猪呼吸道疾病防治大讲堂》系列活动的河南站,中国农业大学杨汉春教授做了《主要猪病的流行现状、问题和控制对策》的报告。报告对蓝耳病、仔猪病毒性腹泻、伪狂犬病和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态势做了分析,指出了防制中存在的误区和可行的对策。

猪蓝耳病防控:合理使用疫苗

杨教授引述了OIE对蓝耳病减毒活疫苗的评价:疫苗免疫不能阻止蓝耳病感染,但可以减轻症状,降低死亡率。

杨汉春教授指出:猪蓝耳病成农业养殖新挑战

猪蓝耳病防控:继发感染控制

南京农业大学姜平教授指出,蓝耳病病毒变异加快,新毒株正在形成,出现基因型介于高致病性和经典型之间的中间型毒株。因此,在防控蓝耳病时,应重视继发感染的控制。

猪蓝耳病防控:猪场综合防控体系

在近日由回盛生物举办的《猪蓝耳病防控新标准》专题研讨会上,中国农业大学杨汉春教授作了《我国猪蓝耳病防控中的问题与对策》的报告,对我国当前蓝耳病防控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猪蓝耳病防控: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015年9月17-20日在厦门举办的2015中国猪业科技大会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汉春呼吁猪场少用蓝耳疫苗,减少病毒变异重组的压力。对于蓝耳病的防控,杨汉春认为,猪场应树立综合防控蓝耳的理念,走出过分依赖疫苗的误区,将生物安全控制措施放在首位,积极探索闭群饲养、毒株驯化、多点饲养等方式,建立适合自身猪场的综合防控体系。

猪蓝耳病防控:未来展望

中国农大杨汉春教授曾提到,猪蓝耳病已成为许多猪场的“常在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还将伴随着养殖业30~50年。因此,猪蓝耳病的防控工作任重道远。

本文从猪蓝耳病的防控策略、生物安全控制措施、合理使用疫苗、继发感染控制、猪场综合防控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养殖户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杨汉春教授指出:猪蓝耳病成农业养殖新挑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78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