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技术:调控温湿度
一、温度对养猪的影响
猪对环境温度的高低非常敏感,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当猪舍内高温、高湿、空气流通差时,猪群会感到炎热,从而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繁殖性能下降,而一旦母猪摄入的能量和营养不足,会导致仔猪的发育、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下降。
1、各阶段猪群的最适温度范围
种公猪:17-21℃,妊娠母猪:18-21℃,哺乳母猪:20-22℃;哺乳仔猪:29-33℃,保育仔猪:22-25℃,育肥猪:19-22℃,新生仔猪需要温度:32℃。
2、高温应对措施
提高日粮水平。提高猪群抗病力,长期添加025%的奥得曼A,补充动物体的营养,经常提供新鲜、充足、清洁的饮水,及时清理水槽中不干净的水。
加强通风、降低饲养密度。及时清除粪尿,保持猪舍清洁。采用遮阳措施,减少阳光照射。在猪舍内尽量采取湿帘降温或经常洒水,促进猪体蒸发散热,湿帘降温系统应用最为广泛,一般可使舍内空气温度比舍外低3~7℃。
在早、晚凉爽时饲喂湿拌料,并且在饲料或饮水中投放抗应激药物,如维生素C、维生素E、B族维生素,可有效提高猪的抗应激能力。
3、低温应对措施
保证饲料营养水平,尤其是能量要高,必要时添加油脂。条件允许时,可给猪饮干净的温水。
合理加大饲养密度,使用垫草或木板,降低舍内湿度,及时清除粪尿。
尽量采取多量、多次饲喂的方式,增加饲喂次数和饲喂量。做好猪舍保温工作。防止贼风侵袭,并且注意适当通风,控制猪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
二、湿度对养猪的影响
湿度过高是猪群腹泻发生各种腹泻的主要原因。而湿度跟温度不同,人的皮肤很难准确感知湿度值,只能借助湿度计。舍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对猪的影响,和环境温度有密切关系。无论是幼猪还是成年猪,当其所处的环境温度是在较佳范围之内时,舍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对猪的生产性能基本无影响。
1、湿度控制措施
加大通风;只有通风才可以把舍内水汽排出,通风是最好的办法;但如何通风,则根据不同猪舍的条件采取相应措施,以下是几种加大通风的措施:
抬高产床:使仔猪远离潮湿的地面,潮湿的影响会小得多。
增大窗户面积:使舍内与舍外通风量增加。
加开地窗:相对于上面窗户通风,地窗效果更明显,因为通过地窗的风直接吹到地面,更容易使水分蒸发。
使用风扇:风扇可使空气流动加强;这一办法在空舍使用时效果非常好,我们曾在保育舍无法干燥时,使用大风扇昼夜吹风,很快使保育舍变干燥。
有节制用水:在对潮湿敏感的猪舍,应控制用水,特别是尽可能减少地面积水。
舍内地面铺撒生石灰,可利用生石灰的吸湿特性,使舍内局部空气变干燥;另外,生石灰还有消毒功能。舍内喷洒环境改良剂-护舍安,在消毒后喷洒含有益生菌的护舍安,可以有效促进环境中益生菌增殖,抑制有害菌生长,维持环境平衡。
烤干铺板:在舍内大环境不易控制的情况下,单纯给仔猪提供局部小气候也有不错的效果,方法是经常将仔猪铺设的木垫板用火炉烤干,或者给出生前几天的小猪铺干燥的布或地毯等物,这样使小猪避免在潮湿的铺板上躺卧,对预防小猪腹泻也有一定效果。
低温水管:低温水管也有吸潮的功能,如果低于20℃的水管通过潮湿的猪舍,舍内的水蒸汽会变为水珠,从水管上流下;如果舍内多设几趟水管,同时设置排水设施,也会使舍内湿度降低。
关于温度和湿度对养猪的影响就介绍到这了。温度和湿度对养猪影响可大可小,大家可一定注意调节猪舍温度和湿度。适当的在猪舍内洒水或者通风换气可调节温湿度,养殖户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