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早期识别猪咬尾行为,预防养殖问题

猪咬尾行为:养殖问题的早期预警信号

从猪尾巴的姿势可以看出有咬尾发生。这些迹象有助于管理人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如果猪行走过程中尾巴夹在两腿之间,那么这头猪多半是被咬了尾巴。见到这种情况,最好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咬尾发生。这是瓦格宁根大学研究院的Johan Zonderland发现的,他的成果上月已在应用动物行为科学杂志上发表。

早期识别猪咬尾行为,预防养殖问题

咬尾行为的观察与数据支持

Zonderland博士对将近1000头早期断奶仔猪进行了观察,这些仔猪刚刚与母猪分离,在4至10周龄之间。他记录了这些未经断尾的仔猪的尾巴位置。Zonderland博士注意到,尾巴的姿势包括卷曲、直指向后、摇摆或夹在两后腿之间等几种可能。他说:“在过去的研究中,我们注意到,尾巴卷曲的猪都未曾受过任何伤害。而那些把尾巴夹在两腿之间的则都是经历过某种情况的猪。”

咬尾行为的预防策略

现在他对这个观察进行了定量研究。在两个观察当中,有四分之一的猪把尾巴夹在两腿之间,三天之后,它们的尾巴都出现了严重损伤。这种猪当中有32%个体尾巴上都能发现其它猪的咬痕。Zonderland博士解释说,夹尾巴是咬尾问题的先兆,咬尾的可能已经出现,只不过尾巴上还没有出现损伤。

咬尾行为预防的实用性方案

通过这个方式,养猪生产者可以识别咬尾问题的出现,并对咬尾的暴发进行预防。即便抓把稻草扔到猪群里,或者每天给猪提供两次玩具,也会起到很大的改善作用,他的另一项研究显示。他补充说:“一旦尾巴被咬破并且有血占在上面,再想阻止咬尾就会困难得多。”前提条件是,管理人员应定期巡视猪群,认真观察猪的行为及其尾巴的姿势。这位研究者承认,如果你的猪舍里有3000头猪,这样的观察也不是容易事。但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替代方法,因为他现在还没能找出普遍适用的咬尾原因。

早期识别猪咬尾行为,预防养殖问题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养殖过程中,除了提高经济效益外,我们还应关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早期识别猪咬尾行为,我们可以在预防养殖问题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压力。这不仅有利于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还能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预测与验证

根据Zonderland博士的研究,我们可以预测,通过早期识别猪咬尾行为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咬尾问题的发生率。欢迎您用实际体验验证这一观点。

早期识别猪咬尾行为,预防养殖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76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