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母猪妊娠期科学饲养管理
一、降低胚胎死亡数量
母猪怀孕后,胚胎在附植初期和妊娠后期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死亡。生产中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猪舍环境,将胚胎损失降至最低。猪舍温度保持在16~22℃,相对湿度维持在70%~80%;配种后喂料量降低,保证优质全价饲料;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减少感染机会。
二、选择适当饲喂方式
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①抓两头顾中间,适用于体况较差的经产母猪;②前粗后精,适合配种前体况良好的经产母猪;③步步登高,适合初产母猪和哺乳期间配种的母猪。相应增加饲料中的蛋白质和矿物质,但产前1周减少日粮10%~20%。
三、供给母仔充足营养
妊娠母猪的营养需求 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然后满足自身需求,并为哺乳储备部分营养物质。生产中除供给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饲料外,还应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
四、运用合理的饲喂技术
喂给妊娠母猪的日粮应讲究卫生、保证质量,具有一定量的青粗饲料,使母猪吃后有饱感,又不会压迫胎儿。青粗饲料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利于胎儿正常生长和发育。严禁饲喂霉变、冰冻、带毒和强刺激性饲料,不随意更换饲料品种。
五、妊娠前后期的饲养
妊娠后20天左右,胚胎易受环境条件影响,需给予特殊照顾,并喂优质全价饲料。妊娠最后一个月,胎儿体重急剧增加,需大量营养物质,同时消化器官受挤压,易造成采食量不足。应喂给营养丰富的日粮,尤其是蛋白质饲料。
六、切实加强管理
管理妊娠母猪的重点是做好保胎工作。日常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妊娠母猪最好单圈饲养,圈面平坦、干燥清洁;②妊娠初期适当多运动,后期减少运动量,让母猪自由活动;③雨雪天或寒冷天气停止运动,防止滑倒或子宫剧烈收缩造成流产;④严禁鞭打,防止拥挤和快速驱赶;⑤如有流产预兆,及时注射黄体酮。
七、做好产前准备工作
冬春季节天气寒冷,需做好防风保暖工作。为母猪设置专门的产房,产房内要求温暖干燥,湿度保持在65%~75%,舒适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度保持在22~23℃。产前3~5天减料,逐渐减到妊娠期饲养水平的1/2或1/3,并停止喂青绿多汁饲料。对体况较差和乳房发育不良的母猪,产前加喂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饲料。
冬春母猪妊娠期科学饲养管理是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保障环境健康的关键。通过以上方法,相信养殖户能够取得更好的养殖效果。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