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保健,抗生素使用需谨慎
仔猪保健,抗生素使用需谨慎
仔猪作为养猪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然而,在仔猪保健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一直备受争议。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仔猪保健中抗生素的使用,帮助您科学选择,实现生态养殖与可持续发展。
要不要使用抗生素给仔猪做保健?
部分业内人事的观点是:仔猪保健不应该用抗生素。这些人认为仔猪出生后能够在母猪奶水中获得足够的抗体来保护自身;注射本身就是一种应激,对于仔猪来说应尽可能的避免这种应激;同时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很多细菌产生了很强的耐药性,致使猪群染上后很多药物都没有效果。也有很多人认为抗生素给仔猪做保健是非常有必要的。
使用哪种抗生素做保健?
抗生素种类繁多,很多猪场选择抗生素只是单单听从厂家或销售人员的片面之词,而未考虑到抗生素的效果、毒副作用、耐药性等等。如常用的盐酸头孢噻呋、四环素类药、喹诺酮类药、氯霉素类药以及磺胺类药物等等,都没有一定的选择标准。
在哪个阶段使用抗生素?
仔猪保健通常被认为是三针保健,即固定在仔猪3日龄、7日龄、21日龄肌注抗生素保健。现在也有很多不同的观点,认为仔猪保健不一定要固定在这3个时间点上,可以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具体安排。
专家解答
如果仔猪出生后环境理想,感染压力小,产房饲养管理到位,是完全不需要注射抗生素做保健的,而这也是养猪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及趋势。但从目前的国内养猪现状来看,仔猪出生后注射抗生素是很有必要的。原因如下:
国内养猪环境十分恶劣,疫病频发,每个猪场都面临着十分复杂的病原谱,又难以净化;
限位栏母猪严重缺乏运动,子宫平滑肌收缩力不够,产程变长,仔猪出生时普遍缺氧而造成组织细胞坏死导致出生后活力差、抵抗力低下;
仔猪出生后剪牙、断尾、阉割趋势等,留下的创口加大了感染风险。
选择的抗生素一定要有效,长效,无毒副作用和无免疫抑制作用等。如四环素类中的土霉素经常长期的使用已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氯霉素类中的氟苯尼考有严重的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不良反应;磺胺类药较为明显肝肾损伤;喹诺酮类中的恩诺沙星对幼小动物的关节组织中软骨有较大损伤等等,这些有明显缺陷的药物不宜用作仔猪保健。而盐酸头孢噻呋具有抗菌谱广:对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及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都高度敏感;药效长:采用氢化蓖麻油的佐剂成分及缓释工艺,保证有效血药浓度高达168h,真正实现打一针顶7天的明显效果;无免疫抑制作用等特点,使速倍治成为目前最受欢迎的仔猪保健药物。
最后,仔猪保健的时机应在仔猪最需要的几个关键阶段,而不是固定的3日龄、7日龄和21日龄。如在仔猪剪牙断尾、阉割的时候,应激大且留下的伤口也加大了感染的风险;断奶、转群的时候仔猪面临营养、环境、心理等巨大应激,也是极易感染副猪等细菌性疾病的高危期。因此,在这些关键阶段给仔猪肌注速倍治是非常有必要的,效果也是非常显性的。
生态养殖与可持续发展
在仔猪保健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生态养殖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方面,要尽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另一方面,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仔猪自身的免疫力,降低疫病的发生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预测与验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养殖理念的更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仔猪保健将不再依赖于抗生素。我们诚挚地邀请广大养殖户朋友们,共同参与到这场养殖变革中来,用实际体验验证我们的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