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中小规模猪场疾病防控策略研究”

据估计,在发达国家,由疾病造成的损失占养猪总成本的 17%,而在发展中国家,则高达 35% ~ 50% [1]。猪场疾病不仅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猪肉的质量及人类的食品安全。猪场的管理包括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卫生消毒管理、人员管理、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但从我国的养猪现状看,疾病管理在猪场显得最为重要。

“中小规模猪场疾病防控策略研究”
“中小规模猪场疾病防控策略研究”

1 疾病管理的内容

猪场的疾病可分为重大疫病,常见传染病,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和一些疑难杂症等。疾病管理的内容包括了解猪群疾病类型,各类疾病的发病情况及致病因素;研究疾病的发病规律、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还要注意研究疾病原发因素、诱发因素及病原间的协同致病作用,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2 疾病管理的方法

猪场疾病管理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猪场兽医现场观察、统计分析以及必要的监测、检查,初步了解猪场猪群健康状况以及存在的疾病风险,然后采集适宜病料样品到猪病诊断化验室,进行检测、化验,观察病理变化,分析致病因素、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并筛选高敏药物,从而制定防控措施,以实施有效防治。

“中小规模猪场疾病防控策略研究”
“中小规模猪场疾病防控策略研究”

21 疾病的监测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尤其是周边地区猪场的疫情调查,观察猪群尤其是发病猪的症状,临床观察要特别注意猪群及病猪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发病数、死亡数、母猪配种产仔情况、仔猪腹泻情况、保育猪咳喘情况、育肥猪发烧情况和药物防治效果等,并做好各项记录,从而掌握疾病的第一手资料,分析猪场可能存在的疾病风险,并找出现存的或可能将要继发的疾病。若有条件可对发病猪只进行必要的剖检,并做好剖检记录。

22 实验室检测

包括定期的疫苗免疫前后的抗体检测,了解猪群抗体水平的高低,评价免疫效果,指导免疫工作,并对疾病诊断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因疫病暴发大批的猪只 要进行怀疑病毒的检测,确定原发性疾病,以采取针对性免疫预防工作;对散发传染病或继发细菌性性疾病则重点进行细菌分离和药敏试验,查明致病菌以及敏感药物,指导疾病的治疗工作。

做好与疾病相关的记录,如:平时要建立并做好人员出入猪场登记表以便于发生问题时追根溯源,母猪配种返情、流产记录,母猪产仔记录,发病记录,免疫记录、用药记录以及治疗记录等等。

23 病因分析

“能使发病概率增加的因素,都是疾病的致病因素”。是病就有因,猪场发生疫情,无论大小轻重,均存在致病因素,包括生物性、饲养管理、环境、免疫、药物预防、生物安全等因素等等。通过全面分析,找出原发性致病因素、继发性致病因素、协同致病因素及诱发因素,一一解决,从而将疫病扼杀在摇篮之中。

3 疾病管理模式的关键与难点

猪场疾病管理的关键在于信息的收集与分析,通过数据化的信息采集、分析、反馈才能发现问题、找出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些表格比如猪场出入登记表、母猪配种返情流产记录表、发病记录表、实验室检测记录表、免疫用药治疗记录表、临床症状观察记录表等等务必做好,但恰恰在中小规模猪场很少有正规的记录。

猪场疾病管理的难点在于对各项疫情记录表的科学统计、分析,以及适宜防治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4 疾病管理模式的初步应用

笔者自 2012 年 11 月份开始以肥城市某一中等规模猪场为试验基地,按上述思路进行“疾病管理”模式的试验研究,几个月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疾病防控效果,进而又分别在新泰、宁阳的几个猪场进行此管理模式的推行,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当今致病因素极为复杂的大环境下,虽然很难通过疾病的管理达到理想状态,猪场不可避免的仍有疾病发生流行,但是至少让养猪人心中有了定心丸,对猪病防治有了章法,逐渐减少了疾病损失,最大限度的降低疫病风险。

“中小规模猪场疾病防控策略研究”
“中小规模猪场疾病防控策略研究”

5 体会

要想做好猪场的疾病管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1)培训饲养人员,提升他们对疫病的识别能力,有疫情做到及时报告;

2)猪场要配置专人,搜集疾病信息并对各类登记表、统计表进行科学分析,对猪群定期采样进行实验室检测,及时评估猪群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3)建立规章制度,确保疾病信息的及时反馈和各项措施的执行到位;

4)及时对猪场疾病情况进行再评估,对防控措施再审查,便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防控措施;

5)中小规模猪场必须有自己的技术依托,平时进行免疫检测、疫病咨询,有疫情及时沟通送诊;

6)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小规模猪场要认真探索适合自己的疾病管理模式,不断调整自己猪场的疾病防治措施,逐渐提高养猪水平,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许斌 当前猪病的危害与特点 [J] 养殖技术顾问,2012,05:164-165

[2] 夏慧, 李海涛, 胡笑霞 疾病管理国际应用现状的探讨 [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7,08:28-31

[3] 罗春燕 疾病管理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J] 中国卫生资源 ,2000,03:122-124

摘自:猪业科学,2014年第4期

作者:张振东, 王广文, 胡东方, 吕传位, 马海营, 牛玉娟, 刘思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75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