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猪场成本压缩:精打细算
规模养猪场成本压缩:精打细算,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养殖行业中,成本控制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本文将探讨规模养猪场如何通过精打细算,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利润=销售收入-成本。以牧原公司为例,养猪成本950元~1050元/头,每头猪的利润150-200元,即使在今年1-6月份猪价低迷时期,公司都没出现利润负值。成本控制是关键。
优化生产指标
在生产过程中,共有母猪、哺乳仔猪、保育猪等9大指标构成1050元/头的成本。以下指标有空间可挖,来降低生产成本:
1 妊娠母猪分娩率
2009年牧原公司妊娠母猪分娩率85%,目标是达到90%;母猪窝产活仔数目标是13头,实际是92头。这个指标还有很大的空间。
2 哺乳仔猪成活率
哺乳仔猪的成活率,目标是98%,09年达到了987%,超了一点。
3 保育猪成活率
保育猪70日龄成活率是973%,目标是98%;6-25kg的饲料报酬,目标是15:1,实际是17:1;70日龄体重目标是30kg,现在只有26kg,这些指标,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4 育肥猪成活率
育肥猪成活率97%,目标也是97%。这个干的不错!综合饲料报酬30:1,目标是25:1或23:1,有待改进。
5 母猪能供上市肉猪数量
每头母猪能供上市肉猪207头,目标是25头,空间较大。还有屠宰率、健康程度、饲养管理等方面需要我们考究。
母猪淘汰时机
何时淘汰母猪最好?多大体重,几胎合适?如果8、9胎才淘汰母猪,此时老母猪肉质差、价格低、体重小,效益低。建议生产五胎左右时就淘汰母猪,此时母猪肥壮、体重230-250公斤、肉质很好。母猪在产崽的过程中同时体重增加,相当于又长了一头肉猪。卖这样一头母猪,能产生800-1200元额外利润。从综合效益来看,若母猪淘汰适时,能降低10 -30元/头的成本。
控制饲料成本
饲料成本占6194%以上,它的挖掘空间有多大呢?饲料配方方面,对任何阶段的猪都要做精准配方,可大大降低饲料成本。育肥猪后期和经产妊娠母猪这两个阶段可使用无豆粕日粮。这两个配方牧原在03年做了对比实验,与经典玉米-豆粕型日粮相比,在当时豆粕价格高涨时,每头猪饲料成本下降幅度最高128元,全群料比3:1左右。06年牧原启动了自己独特的猪营养体系,将每头猪饲料成本降低100-150元。
设计配方时的误区
在设计配方时,要注意几个误区:1、以生长速度和料肉比为衡量指标;2、用提高营养来提高猪生长速度;3、轻理论,重感觉。事实上,猪长得好不一定效益就好,关键看成本是否控制的好;不要只盯着料肉比,最终要依据投入产出比来决策;更不要期望用额外的饲料营养代替饲养管理的不足;据四季气温、原料行情的变化及时调整配方。
合理设计栏舍
此外,合理设计栏舍,如采用水暖和地暖比用管道送热风能降低五倍的成本。所以,成本压缩就是从这些管理细节“抠”出来的。
通过以上措施,规模养猪场可以实现成本压缩,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保障环境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