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养殖团队,涵盖饲养、管理、技术等岗位
猪场人员配备设计
猪场人员配备涉及猪场规模、设备条件、人员素质等因素。直接生产人员配备依据作业分类,技术室兽医、资料员每100头基本母猪配备1名;饲料加工人员每400~500头猪配备1名,并配备辅助工人;此外,还包括电工、门卫、安全值班工、会计、出纳、保管等岗位。
猪场常用表格设计
猪场常用表格包括生产计划表和记录表。生产计划表指导场有序生产,如配种分娩计划表、猪群周转计划表、肉猪出栏计划表等。记录表包括产仔报告表、猪群变动报告表、配种报告表、猪群称重表等,是提高养猪场管理水平的关键。
猪群及生产设计
猪群大小取决于生产条件、饲养供应、销售市场。猪群结构受猪的生产性能影响,尤其是繁殖性能。技术水平也影响猪群结构,如采用人工授精新技术,母猪年产25窝,每窝成活断奶仔猪12头,全年可提供30头仔猪。
生产性能
以年出栏1万头商品肉猪计,平均每头母猪每窝能提供断奶仔猪10头,全年产2窝可成活20头仔猪,则全年需要母猪数为500头。若每头母猪提供肉猪24头,则需母猪为417头,种猪占8%。若每头母猪年提供仅16头,则需母猪625头,种猪占115%。
技术水平
采用人工授精新技术及早期断乳新技术,使母猪年产25窝,每窝成活断奶仔猪12头,全年可提供30头仔猪,则年出栏1万头肉猪需母猪334头,公猪2头,种猪的比例可下降为63%。种猪的减少本身就意味着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母猪群的结构
母猪群的年龄结构对生产指标有重要影响。繁殖母猪应以经产母猪为主。商品猪场猪群结构及生产组织较大型的猪场,商品猪成批出栏,则母猪的配种、妊娠、分娩、哺乳都是成批进行。
旧猪场的改造和利用
传统猪舍改造后,将猪从出生到上市的整个饲养过程划分为若干个连续的饲养阶段,成为流水线生产。不少地方对传统猪舍改造后,取得了很好的效益,提高了圈舍利用率,增加了饲养头数,有计划地连续生产,全进全出,使商品猪出栏持续稳定。
根据中国农业农村部数据,2020年全国生猪存栏406亿头,同比增长115%。通过优化猪场人员配备、设计常用表格、合理配置猪群及生产,以及改造和利用旧猪场,养殖户将能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保障环境健康。
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我们的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