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猪出栏重创新高,散户压栏非唯一因素
作者:渔耕贤士•更新时间:2月前•阅读5
生猪市场现状分析
近日,由于大型养猪企业上调生猪出栏报价,猪价连续两日出现上涨,但仍有不少猪场处于亏损状态。那么后期猪价是否还会继续上涨?何时能够扭亏为盈?
据猪友反馈,涨价时不愿出售,降价时立刻出栏。然而,若错过价格点,猪场老板会选择压栏等待价格上涨。特别是在猪价下跌严重的情况下,压栏现象更为普遍,导致生猪供应过剩,下游消费端难以支撑猪价上涨。
压栏现象背后的原因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压栏是散户及专业育肥场的特长。散户在卖猪前会密切关注猪价,而规模场则更注重生产批次及硬件设备利用程度。然而,压栏行为并非散户独有,规模场也存在压栏现象。
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规模企业生猪出栏重量呈上升趋势。春节后及8月前后出栏体重有所下调,而冬至前后出栏均重较大。这主要与消费习惯、屠宰场压价等因素有关。
应对策略
面对生猪市场现状,以下是一些应对策略:
1 提高养殖技术,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生猪品质。
2 加强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调整养殖结构。
3 优化猪舍设计,提高猪舍利用率,降低压栏现象。
4 加强与屠宰场合作,提高生猪销售渠道。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养殖过程中,要注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采用环保型饲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加强猪舍通风,降低氨气排放。
3 优化养殖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
4 加强养殖废弃物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结论
生猪市场现状复杂,压栏现象并非唯一因素。通过提高养殖技术、优化养殖结构、加强生态保护等措施,有望实现生猪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