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非瘟肆虐,应激成帮凶

非瘟肆虐:养殖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非洲猪瘟的肆虐给全球养殖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统计,自2018年非洲猪瘟爆发以来,全球已有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影响,累计损失超过1.5亿头猪。

非瘟肆虐,应激成帮凶

应激成帮凶:猪群非瘟感染风险的主要来源

研究表明,猪群应激是非洲猪瘟病毒感染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PSY应用研究院结合非洲猪瘟发病机理和上百个“拔牙”案例经验,提炼出复产过程中“六大窗口期”,包括免疫、发情、配种、分娩、断奶和转群。深挖其中的机理,我们认为“六大窗口期”造成的猪群应激是非瘟感染风险的主要来源。

非洲猪瘟早期感染的主要特点

1)黏膜免疫是非瘟病毒第一道突破的屏障。非洲猪瘟病毒主要通过从口鼻黏膜进入扁桃体,主要以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方式进入细胞,复制后通过淋巴液、血液快速扩散至全身。黏膜免疫是猪抵抗ASFV的第一道屏障。

2)表达CD163受体的巨噬细胞易受ASFV感染。单核/巨噬细胞是ASFV最主要的感染细胞,并且高度成熟的、细胞表达高水平的特定标记的巨噬细胞最容易感染ASFV,尤其是表达了受体CD163、表面抗原4E9的巨噬细胞易受ASFV感染。

应激助长非洲猪瘟病毒早期感染

1)应激破坏黏膜屏障。应激造成黏膜屏障的损失在胃肠道黏膜上表现最为典型:通过神经调控,减少黏膜供血,导致黏膜缺血性损伤;通过分泌糖皮质激素,抑制黏膜上皮细胞再生;通过调节代谢水平,导致细胞内酸性产物增多,细胞酸中毒造成损伤;导致氧自由基增多,破坏细胞生物膜通透性。

非瘟肆虐,应激成帮凶

2)应激提高了CD163的分泌。体外试验结果表明,糖皮质激素、IL-6、Hb等激素或细胞因子能刺激CD163的表达,而干扰素γ、IL-4等能抑制CD163的表达。体内试验也证明,糖皮质激素能提高CD163的表达。而应激时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机体糖皮质激素分泌上调,从而提高了巨噬细胞上CD163的表达,推断这可能帮助了ASFV的感染。

应激通过破坏机体黏膜免疫屏障、促进巨噬细胞表达ASFV受体蛋白、促进粒细胞趋化因子分泌和免疫抑制等方式,为ASFV的入侵、成功感染和早期复制提供安全的环境,这极大增加了猪场非瘟防控风险。因此,做好猪群应激管理、做好“六大窗口期”管控必定是猪场管控风险、稳定复产的关键措施。

未来展望: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养殖之路

面对非瘟肆虐和猪群应激的双重挑战,我们应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养殖之路。通过优化养殖环境,提高猪群免疫力,加强应激管理,我们可以有效降低非瘟感染风险,实现养殖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非瘟肆虐,应激成帮凶

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共同推动我国养殖业的繁荣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7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