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效农业养殖管理策略
作者:农科精灵•更新时间:1月前•阅读5
一、降低饲养密度
降低猪群饲养密度,夏季猪群密度比冬季可下调20%,避免拥挤,加大通风透气,减少彼此间的热量辐射,同时减少对公母猪的骚扰与刺激以减少热应激。
二、改变饲喂方法
猪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23℃,气温在25~30℃或者更高,食欲与采食将受到影响,夏季猪的采食应该在每天气温较低时饲喂,同时增加饲喂量与饲喂次数,4次/d。
三、调整饲料营养标准
夏季公母猪的采食量普遍下降,必须为其精心配制饲料,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水平,降低其热增值。可通过下调玉米用量,相应增加麸皮用量降低能量,从而提高采食量。饲料中适当添加抗应激添加剂或电解多维,可减少热应激的不良反应。
四、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
夏季天气炎热,体热散发会蒸发大量的水分,提供充足的饮水非常重要。增加饮水器的数量及供水量,保证充足洁净的饮用水,足量的饮水可以促进公母猪的食欲,同时在供给的饮水中添加0.1%~0.2%的人工盐或电解质,可调节母猪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减少热应激的发生。
五、注意驱虫
夏季猪体内外寄生虫及蚊子、苍蝇等昆虫都会大量繁殖,粪便也极易发酵,因此应及时清理粪污,保持良好的猪场环境卫生,同时对猪群进行定期驱虫,有条件的猪场可定期用敌百虫喷洒猪舍墙壁、屋顶、沟渠、粪堆等寄生虫滋生地,减少寄生虫、蚊蝇等的传播。
六、疾病预防
夏季猪场的防疫不仅要按照正常的免疫程序进行之外,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强化免疫,特别是猪瘟、蓝耳病,以及猪呼吸道疾病的预防。
七、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养殖过程中,要注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养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同时,要关注养殖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
八、预测与验证
根据我国农业养殖的发展趋势,预计未来5年内,夏季高效农业养殖管理策略将得到广泛应用,养殖效益将得到显著提高。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