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养殖安全隐患排查与防范措施分析
一、 养殖安全隐患概述
集约化畜牧业对生物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行业对生物安全的重视程度及相应的应用技术研究与集约化发展速度很不匹配,很多所谓的生物安全措施只是一定程度上的“形式主义”。一些做法也只能是寻求一种“心理安慰”。
二、 生物安全措施的分析
1. 免疫程序的重要性
按照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畜禽就安全了,消毒不消毒并不重要。实际上,免疫不是医治百病的干金良方。免疫后机体应答产生了一定水平的抗体才可预防相应疾病的发生。而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水平会受到免疫时间及免疫方式、疫苗质量、疾病感染压力、动物健康水平、饲料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按设定的程序进行免疫只是畜牧场生物安全措施的关键步骤之一。
2. 消毒药的使用与轮换
消毒药是否轮换使用取决于所使用消毒药的杀菌机理。所选用的消毒药的杀菌机理是穿透性杀菌方式,则不会产生耐药性的问题。穿透性杀菌方式下,消毒药直接穿透细菌或病毒的细胞膜,氧化细菌、病毒内的脂质、蛋白成分及DNA而杀灭细菌、病毒,一旦消毒药接触到细菌、病毒,即可完成杀灭过程。细菌、病毒没有机会对消毒药产生适应性改变。具有穿透性杀菌功能的消毒药有:过氧化物类、卤素类。
所选择的消毒药的杀菌机理是接触性杀菌方式,则易于产生耐药性的问题。该类消毒药在杀灭细菌、病毒时需要在其周围有一定的有效浓度,当其周围的消毒药浓度不致以杀灭细菌、病毒时,细菌、病毒就会对其产生适应性改变而产生抗药性。具有接触性杀菌功能的消毒药有:季铵盐类、酒精类、醛类、酚制剂等。
消毒药轮换应遵循的原则:根据畜牧场面临的生物安全情况确定。
3. 高压水冲洗与消毒
高压水只能冲走附于舍内表面的有机物,排除至舍外,对其它车间或整个生产区带来新的污染。舍内墙面、设备表面的生物膜仍会持续对生产产生不良影响。
三、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养殖过程中,不仅要提高经济效益,还要保障环境健康。以下是一些建议:
- 采用绿色饲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
- 加强废弃物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养殖安全隐患排查与防范措施分析是养殖行业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生物安全意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 预测与验证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生物安全意识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养殖安全隐患排查与防范措施将得到广泛应用。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这一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