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母猪分娩期饲养管理
作者:农牧梦想家•更新时间:1月前•阅读4
一、母猪分娩期饲养管理的重要性
母猪分娩期是养殖过程中的关键阶段,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对提高养殖效益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母猪分娩期饲养管理的具体措施
1. 体外寄生虫的防治
如发现母猪身上有虱或疥癣,要用2%敌百虫溶液喷雾灭除,以免分娩后传给仔猪。
2. 饲料的调整
母猪产前10~15天,逐渐改喂哺乳期饲粮,防止产后突然变料引起消化不良和仔猪下痢。
加减饲料:根据母猪膘情和乳房发育情况,调整饲料量,避免产后无奶或仔猪下痢。
3. 适量运动
产前1周应停止远距离运动,改为在猪舍附近或运动场逍遥活动,避免因激烈追赶、挤撞而引起的流产或死胎。
4. 迁入产房
临产前3~5天将母猪迁入产房,使它熟悉和习惯新环境,避免临产前激烈折腾造成胎儿窒息死亡。
5. 注意观察
母猪分娩前1周即应随时注意观察母猪动态,加强护理,防止提前产仔、无人接产等意外事故。
三、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母猪分娩期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通过对母猪分娩期饲养管理的优化,相信养殖户能够在提高养殖效益的同时,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