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野猪高效接产技术,助力养殖产业升级
1. 准备工作
特种野猪临产前20天左右,需肌注大肠杆菌疫苗或临产前3天肌注长效抗菌素。同时,彻底清扫和冲洗栏舍,使用苏儿或高锰酸钾液消毒。待水泥地面干后,铺上干垫草,安装好饮水槽、电灯,槽内加足清水。备好产仔箱、碘酊、脱脂棉球、扎线和消过毒的剪刀等,并专人值班看护。
2. 接产过程
特种野猪妊娠期一般在114天左右。临产前,母野猪会开始衔草,排尿频繁,排粪地点不规则,阴户红肿,呼吸频率加快,不愿站立等,预示着即将产仔。多数野猪在垫草上侧卧努责后将仔猪顺利产下。
产仔后,母野猪会站立并开始泌奶。如产仔过多而奶头不够时,可采取分批喂奶或给其他母野猪寄养。仔猪产下后,用3%高锰酸钾液浸过的毛巾将其全身血污和嘴内黏液擦净,脐带留4~5厘米扎线后剪断,在剪口处涂上碘酊,并剪掉口腔两侧上下各两个犬牙,将仔猪放进备好的产仔箱内。最后,将氟哌酸调成糊状,放入仔猪舌根让其吞下,以预防溶血性黄白痢和水肿型大肠杆菌等肠道疾病。
当母野猪排出胎盘后,应对地面消毒并及时换上干净稻草等垫料。用3%高锰酸钾液擦洗母猪奶头和两侧,同时颈部肌注320~400万单位青霉素,每天两次,连注两天,以防母野猪高烧和子宫发炎。
之后将仔猪放入母野猪栏舍内让其自由吸奶,每隔4个小时喂奶一次,注意预防仔猪被母野猪压死。20日龄后应给仔猪注射疫苗,60日龄时再肌注猪用“三联苗”。
3. 科学管理,提高养殖效率
通过以上高效接产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特种野猪的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率。同时,科学管理也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合理搭配饲料,保证营养均衡。
2. 定期检查猪舍卫生,防止疾病传播。
3. 根据市场行情,合理调整养殖规模。
4.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4.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养殖过程中,我们要始终贯穿“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采用绿色饲料,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
2. 加强粪便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3. 合理利用水资源,降低水资源浪费。
4. 加强与当地政府、环保部门合作,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5. 可验证的预测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特种野猪养殖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通过科学养殖和高效接产技术的应用,养殖户们将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