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喂错增养猪成本,优化饲养降本增效
猪场饲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生猪各个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不同,仔猪阶段正是发育肠道及拉伸骨架的关键时期,对营养需求较高。然而,很多猪场在保育阶段过早地使用育肥料,导致营养无法满足猪的生长需求,骨架无法拉开,出现长肥肉而不长瘦肉的代偿性生长,导致饲养后期的料肉比偏高,反而拉长了出栏时间,变相地浪费了饲料。
此外,一些猪场在育肥猪出栏前才挑选体形较好的母猪作为后备母猪,有些猪场在母猪配种后才将育肥料更换为母猪料。这样往往会造成所留后备母猪迟迟不发情,甚至最终饲喂到300日龄后仍不发情,只能当成肥猪淘汰,白白地浪费人工和饲料。
母猪饲养管理的关键点
母猪在体重达到75公斤后,生殖系统开始发育,对维生素A、维生素E及叶酸等特殊营养素的需求量较高。此外,母猪在怀孕期间将承载很大的重量,为了强壮骨骼和肢蹄,提高利用年限,母猪料中钙、磷等矿物质的含量比育肥料高。育肥料的能量较高,会导致后备猪偏肥,既不利于发情,也会造成后备母猪乳房发育不良,过多的脂肪渗入乳腺泡,将限制乳腺的血液循环,影响泌乳量,进而影响仔猪的生长成绩。
因此,建议在后备母猪体重达到75公斤后饲喂专门的后备母猪料直至配种,以促使其正常发情并提高利用年限。
公猪饲养管理的重要性
一些猪场因公猪头数较少,就给公猪饲喂母猪料。一方面,母猪料能量较高,易导致公猪过肥,出现性欲差的情况;另一方面,母猪料缺乏公猪生成精液及提高精子活力所需要的足量的有机硒、特殊氨基酸、ω-3脂肪酸等。因此给公猪饲喂母猪料不仅会降低公猪的性欲及利用年限,还会造成猪场产仔数降低及弱仔数增加,影响猪场的综合生产成绩,变相地浪费了饲料。
优化饲养管理,降低养猪成本
针对以上问题,猪场应采取以下措施优化饲养管理,降低养猪成本:
-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配方,确保猪只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只健康水平,降低疾病发生率。
- 合理规划猪舍布局,提高猪舍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
- 加强饲料质量管理,确保饲料质量,降低饲料浪费。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优化饲养管理的同时,猪场还应关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用绿色饲料、节能设备、环保工艺等措施,降低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结论
饲料喂错会增加养猪成本,优化饲养管理是降低养猪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通过科学饲养、合理规划,猪场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