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猪效益提升策略
冬季养猪效益提升策略
冬季来临,猪场管理面临诸多挑战。拉稀问题成为猪场难以避免的难题,保温工作也成为猪场管理的重中之重。然而,如何有效控制猪的腹泻和呼吸道病,提高养猪效益,同时保障环境健康,成为养猪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探讨冬季养猪效益提升策略。
猪的最适温度范围
对初生的仔猪而言,从母体38℃环境到体外,第一天应保持32.5~34℃的温度环境,以后每天降0.5℃左右,到断奶降至约25℃左右。
保温的方法和途径
减少温度流失:关闭门窗,封堵漏洞,给仔猪做保温箱,铺设木地板或塑料板等。
增加热源:整体保温如通过热风送进猪舍内,或直接在猪舍燃烧焦炭加温;局部保温如使用红外线保温灯或加热地毯。
适当增加密度:保育猪密度0.35㎡,中猪0.65—0.7㎡,大猪0.85-0.9㎡。
适当减少空间:如猪舍内加顶。
如何处理好保温和通风的关系
保温和通风是一对矛盾,对猪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通风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主要是指空气内有足够的氧气和较少的废气或有害气体。
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和途径:消除畜舍中的有害气体,如及时消除粪便、防潮保温、合理组织通风换气等。
搞好通风换气,增加新鲜空气的供给
通风系统必须能将猪群呼出的湿气、过剩的热量、废气、异味和粉尘排出舍外,同时又要保持舍内无贼风。
在新鲜空气进入舍内,污浊空气排出舍外的同时,应保证猪群始终处于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进风口与抽排风口位置
进风口一般预计在与顶棚下面平行线或在顶棚上开口,进风口设计可调节大小,抽排风口设计在进风口的对面较进风口低30-40cm。
正压通风
风机既可以向外排出空气,也可以向里压入空气,后者叫正压通风,即猪舍内空气压力略高于舍外平均空气压力。
为了使新鲜空气在舍内分布均匀,风机应与空气输送器纵贯猪舍的通风管道相连。
全进全出猪舍从最小到最大的通风量。在冬天,当保育舍装满断仔猪时,必需考虑通风量大小的问题。
使用加热式正压通风,把进舍空气通过热源器加热至30℃左右,通过热风输送管道送至与仔猪活动平面一致的舍内层,然后在舍内的顶棚下30-40cm处安装抽排风机,将舍内污浊空气抽排到舍外,这样解决了通风与保温的问题。
冬季养猪效益提升策略需要综合考虑保温、通风、空气质量等因素,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健康的双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