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初生仔猪关键期,科学饲养

初生仔猪死亡原因及预防措施

据统计,仔猪出生后的损失和死亡,大部分发生在30天以内,尤其是第一周死亡的常常占到整个死亡数的60%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初生仔猪被母猪压死,或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差发生仔猪黄痢、感冒等病而引起死亡。

初生仔猪关键期,科学饲养

保湿防压: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

由仔猪生理特点得知,猪仔相当怕冷。实践证明,保温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仔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7日龄为32℃-28℃;8-30日龄为28℃-25℃;31-60日龄为23℃-25℃。其保温方法有:在产圈内建造一个简易的保温室,使用红外线灯泡或热水袋加热,并注意保持室内温度的平稳恒定。

吃足初乳:获取免疫力和营养

初生仔猪没有先天免疫力,必须通过吸吮初乳方能获得,否则易发多种疾病。初乳的营养极其丰富,内含大量的蛋白、乳脂,酸度较高,可满足仔猪生长发育的需要。故仔猪要早吃初乳,这样可以及早地获得免疫力和丰富的营养。

补充铁硒:预防贫血和疾病

铁是造血原料,仔猪缺铁就会影响自身的造血。初生仔猪体内储备的铁很少,只有30-50毫克,其正常生长需7-8毫克铁。因此,必须给仔猪补铁补硒。方法包括肌肉注射、在母猪乳头上让仔猪食用,以及在圈内撒上一些干净的红黏土等。

过哺与并窝:提高母猪利用率

生产中有可能会出现母猪因死亡或无乳等原因而无法哺育仔猪。这时,可以将那些无“妈”或无奶的仔猪过寄给别的母猪哺育,或者将仔猪进行适当的合并。合并前一定要让仔猪吃足初乳,并注意观察,防止母猪拒哺乳或咬伤过入仔猪。

初生仔猪关键期,科学饲养

加强护理:确保仔猪安全成长

普通农户养猪,往往只重视分娩当天的看护,而一旦小猪全部产出后,就认为万事大吉。实际上,仔猪出生后一周内的护理也不可忽视。要给母猪设置防压隔栏,并要经常进行巡查,防止饿死、冻死事故的发生。

初生仔猪关键期,科学饲养

防疫治病:预防传染病发生

为了防止仔猪今后发生生猪瘟,在仔猪出生后,尚未吃奶之前,可按常规剂量接种猪瘟免化弱毒疫苗。如果仔猪发生了红、黄痢,要立即给仔猪服止痢膏,并可用杀痢王溶液或灭痢净涂擦猪的背部皮肤。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这些措施也符合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既保障了环境健康,又提高了经济效益。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这些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68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