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猪乙脑炎免疫,保障养殖安全
作者:田园茶韵者•更新时间:1月前•阅读4
一、猪乙脑炎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猪乙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该病毒主要感染猪只,特别是青年母猪和后备母猪。乙脑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蚊子叮咬,因此夏季是该病的高发期。
二、猪乙脑疫苗的选用与免疫程序
免疫疫苗是预防猪乙脑的主要措施。目前常用的疫苗有猪乙型脑炎活疫苗等。免疫程序:在3-4月初开始至蚊虫活动期间,6-7月龄的后备种公、母猪必须于配种前4周及1周进行2次猪乙型脑炎活疫苗接种。
三、免疫操作要点
1. 首免必须在150日龄以上,以防母源抗体干扰。
2. 以间隔2-3周注射两次为佳。
3. 2周岁以内的种公猪、初产母猪产后都要免疫一次,2胎以上的母猪可不免疫。
4. 疫苗必须用专用稀释液,内含免疫增强成分,不要随意用生理盐水替代专用稀释液,并保证在稀释之后2小时内用完。
5. 疫苗要严格按照规定在低温条件运输、贮存,在2℃~8℃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在-15℃下保存,有效期为18个月。
6. 乙脑活疫苗经安全性试验证实,1头份剂量接种早期怀孕母猪,接种后虽可能出现短时的病毒血症,但不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不能通过怀孕母猪的胎盘屏障引起胎儿发病,对胎儿的发育也未出现不良影响,因此,后备母猪漏免而已怀孕的,可在怀孕早期补免一次。
四、免疫效果评估与跟踪
免疫后的猪只应在免疫后3周左右进行抗体检测,以确保免疫效果。同时,要注意观察猪只的生长状况,一旦出现疑似病例,应及时隔离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强化猪乙脑炎免疫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加强环境管理,减少蚊虫滋生,降低疫病传播风险;另一方面,要注重生物安全,确保猪只健康,提高养殖效益。
六、预测与验证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免疫措施的完善,相信未来猪乙脑发病率将逐渐降低。欢迎养殖户朋友们用实际体验验证我们的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