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母猪遗传与体况发育至关重要,影响养殖效益
作者:渔舟牧歌•更新时间:1月前•阅读17
一、后备母猪遗传与体况发育的重要性
养猪场在养殖过程中,淘汰年老体弱、发情迟缓、泌乳能力差及有繁殖障碍、肢蹄病的母猪,选择后备母猪补充生产至关重要。后备母猪的遗传特性和体况发育,直接决定整个猪场生产水平。
1. 品种选择
后备母猪应来自产仔数、哺育率、断奶窝重较高的经产母猪,以选留第二至第五胎的母猪后代为宜。
2. 外观标准
后备母猪要符合本品种的外形标准,生长发育好,皮毛光亮,背部宽长、后躯大,体型丰满,四肢结实有力,并具备端正的肢蹄,腿不宜过直。
3. 生殖器官发育
后备母猪有效乳头应在7对以上且排列整齐,间距适中,分布均匀,无遗传缺陷,无瞎乳头和副乳头,阴户发育较大且下垂、形状正常。
二、后备母猪体况发育标准
1. 体重与日龄关系
后备母猪出生体重在1.5公斤以上,28日龄断奶体重达8公斤,70日龄体重达30公斤,体重达100公斤时不超过150日龄,100公斤体重测量时倒数第三到第四肋骨离背中线6厘米处的超声波背膘厚在2厘米以下。
2. 生产性能
考虑后备母猪自身生产性能的同时,还要考虑其父母、同胞的成绩,依据自身、同胞和祖先的综合信息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同胞胴体性状好的母猪,同窝猪中不能有疝气、隐睾、脱肛等遗传缺陷。
三、后备母猪挑选与淘汰
在后备母猪初配前进行最后一次挑选,将性器官发育不理想、发情周期不规律、发情现象不明显的个体予以淘汰。
四、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养殖过程中,关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采用科学养殖方法,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养殖效益。以下是一些建议:
1. 绿色饲料
使用绿色饲料,减少抗生素和激素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 精准养殖
采用精准养殖技术,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
3. 废弃物处理
科学处理养殖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五、预测与验证
通过优化后备母猪遗传与体况发育,提高养殖效益的同时,保障环境健康。预计在3-5年内,我国养猪业将实现可持续发展,养殖效益将得到显著提升。
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共同推动养猪业的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