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养殖技术,提升饲料利用率
作者:农资益友•更新时间:2月前•阅读1
一、紧跟市场步伐,增强应对能力
养猪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生猪行情,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营销策略,科学确定饲养规模,提高应对市场的能力,降低风险。同时,还需关注饲料原料价格变化,尤其是玉米和豆粕的价格。
二、自配饲料,降低成本
饲料费用占养猪成本的70%,降低饲料成本对养猪者获利至关重要。减少饲料加工、保存和饲喂等环节的损失,防止发霉变质和鼠害糟蹋。坚持自配饲料,以自产或外购的玉米为主,适当搭配饼类、米糠、麦麸。 ,充分利用各种糟渣、牧草及青粗饲料养猪。目前,许多农户运用秸秆微贮技术将秸秆转化为饲料,可大幅度降低饲料成本。最后,添加猪用添加剂,以解决添加青粗饲料后营养水平降低的弊端,保证正常出栏。
三、驱虫管理,提高效益
育肥开始和育肥中期使用驱虫药物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驱虫后,猪只可提前出栏10~20天,每头猪节约饲料20千克。这一措施可显著提高养殖效益。
四、自繁自养,稳定猪源
育肥场饲养一定数量的母猪进行自繁自养,不仅可降低饲养成本,而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仔猪价格上扬时,可卖仔猪获利;仔猪价格低迷时,可育肥赚钱。因此,无论养猪市场如何变化,都要坚持养好母猪,以稳定猪源,不可因猪价下跌随意宰杀母猪。
五、生态养殖,可持续发展
在养殖过程中,要注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养殖技术,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解决方案:
- 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如种植牧草、利用沼气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推广使用生物饲料,减少抗生素和化学添加剂的使用,保障动物健康。
- 加强养殖废弃物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降低环境污染。
六、权威数据支撑
根据我国农业农村部数据,2019年全国生猪存栏量约为4.5亿头,其中规模化养殖占比超过60%。通过优化养殖技术,提高饲料利用率,预计到2025年,全国生猪存栏量将提高10%以上,养殖效益将显著提升。
优化养殖技术,提升饲料利用率,是提高养殖效益、保障环境健康的重要途径。通过以上措施,相信养殖户们能够在养殖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