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养猪场规划与设计策略
规划设计依据
一个年产1万头肉猪的养猪场,需饲养存栏公猪24头,生产母猪600头,哺乳期仔猪860头,保育猪1000头,生长育成猪3300头。
工厂化养猪场的规划设计主要依据饲养工艺,目前普遍采用以周为节拍的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根据饲养周期和方法的不同,有以下常见的流程及特点。
限位-四阶段饲养
空怀母猪→配种怀孕→分娩→保育→生长→育成
工艺特点:怀孕母猪单栏限位密集饲养,便于管理,母猪不争吃打斗,减少应激和流产,比怀孕母猪小群栏饲节约建筑面积。
半限位-四阶段饲养
空怀母猪→配种怀孕→分娩→保育→生长→育成
工艺特点:与限位-四阶段饲养最大的差别是空怀和轻胎母猪采用每栏四五头的小群饲养,产前5周转入单体限位饲养。
限位-五阶段饲养
空怀母猪→配种怀孕→分娩→保育→生长1→生长2→育成
工艺特点:它与限位-四阶段饲养最大的差别是从生长到育成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断奶隔离饲养
空怀母猪→相隔250m~10km→10~21日龄断奶→二点式饲养:配种怀孕→分娩保育→生长→育成
工艺特点:早期断奶,隔离饲养是养猪新工艺,简称SEW,即根据猪群本身需清除的疾病,在10~21d龄内进行断奶。
规划设计
场址选择
场址的选择对猪场的饲养至关重要,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长远规划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今天的农村,10年后可能就是城市中心。养猪业是个长期的产业,所以猪场建设应顺应城市的发展。
水、电、交通等因素
一个万头工厂化养猪场,日用水量达150~250t,洁净而稳定的水源是必须 考虑的。
卫生防疫
为了保持良好的卫生防疫条件,场址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地形开阔、通风良好的地方。
污染防治
万头猪场的粪便量很大,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将会污染周围环境,造成生态不平衡。
功能区域规划设计
工厂化猪场总体布局主要从立体卫生防疫体系和生产管理的角度出发,按功能划分成若干区域,一般将猪场分为生产区和办公生活区。
生产区建筑规划设计
猪舍建筑规划设计
进行猪舍的平面设计时, 要按工厂化生产工艺的流程,计算出各生育时期猪的饲养数量、围栏数量,然后再进行平面设计。
围栏数量
公猪栏:24栏,每栏面积5.04m2。
单体母猪栏:总生产母猪数-分娩舍母猪数=550-=478头,考虑后备母猪等因素,取490栏,每栏面积1.26m2。
生产区其他建筑规划设计
生产区最好只设一个出入口,并设有人员消毒、车辆消毒及值班室。
出猪台和集粪池置于围墙边,外来运猪、运粪车不必进入生产区即可操作。
饲料厂如果不在生产区内,可在围墙边设置饲料间,外来车辆将饲料运至饲料间,再由生产区内车辆将饲料运至各猪舍。
生产区的道路设置,按用途区内道路可大致分为人行道、饲料道和运猪运粪道。
办公生活区建筑规划设计
办公生活区应远离生产区,并且置于优越的位置,还应配套有休闲娱乐等设施。
万头工厂化养猪场规划范例
图1为某万头猪场的规划简图,办公生活区位于全场南侧,生活和办公环境相对较好;场区内部,以生产猪舍为中心,辅助建筑围绕生产猪舍建设。
该猪场采用SEW饲养工艺,公猪舍、配怀舍、怀孕舍和分娩合相对集中于南部,少污染;与保育舍、生长舍、育成舍之间用水生植物塘间隔,切断病菌的传播、水生植物塘还是污水处理的一部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