麸皮易致母猪繁殖障碍,需谨慎使用
麸皮在母猪饲料中的应用与潜在风险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麦麸等,可以缓解或解决母猪便秘症状。然而,麸皮的存在也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隐患。据笔者调研的麸皮检测报告统计分析及养猪现场观察评估,当前国内生产实践中,麸皮是严重影响种猪健康的饲料原料。
麸皮的水分问题与微生物风险
麸皮是小麦加工面粉的副产品。国内收获及库存的小麦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并且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加工质量,需要对小麦进行一系列的预处理。其中一项重要工艺流程是使用水机对待加工小麦进行着水、润麦,润麦时间通常要24小时,入磨小麦着水份常常调整在16%至17%。因此,麸皮在出厂时水分通常大于14%,个别实测出16%,麸皮中的水分大多数超标。
存在于麸皮中的水分有游离水与结合水,麸皮中超标水分大多为游离水。微生物生长繁殖能够利用的是游离水。因此,选择麸皮生产母猪饲料存在很大风险,包括正规面粉厂出厂的一手新鲜麸皮存在大隐患,国内的饲料厂大多数很难在麸皮最佳保质时间内采购到库,加之经销商掺、造假现象严重。
麸皮在母猪饲料中的作用与实际效果差异
国内饲料厂家在制造种猪饲料时,麸皮添加量大多在15%至30%之间,理由主要如下:增加全价饲料的体积,让母猪有饱腹感;利用麸皮中的纤维帮助母猪扩充肠胃体积,利用麸皮中的纤维增加有益肠道微生物的扩繁;同时纤维还可让母猪增强消化功能,还有更重要的是利用麸皮中的镁元素减少母猪便秘。
然而,在养猪生产实践中,尽管理论上麸皮有很多的功能优势,但实际效果与理论存在巨大差距。大多数使用麸皮为母猪料喂的猪只,母猪生产成绩的数据统计分析与母猪生产过程中的动物行为表现并非如此。
麸皮导致的繁殖障碍及疾病风险
由于麸皮大多不新鲜且水分超标,有些还掺杂,加之饲料厂厂房硬件、软件很难达到麸皮仓储标准,所以麸皮微生物大多超标导致霉变。母猪采食后霉菌毒素中毒,具体表现为便秘、泪斑、熊猫眼、眼水肿、皮肤苍白、皮肤溃疡、气血不足、产程过长、仔猪均匀度差、乳房炎、乳腺发育不良、缺奶、发情期延长、流产、假发情、脱肛等一系列现象。
同时,母猪免疫力下降后对猪瘟、口蹄疫、伪狂犬、蓝耳病、圆环病毒、链球菌、霉形体等病毒与细菌异常敏感。在养猪生产实践中,一些少用或不用麸皮的饲料喂养的母猪,很少出现上述现象,且生产稳定,母猪繁殖性能上乘,仔猪生长发育良好,非常好养。
解决方案与生态养殖实践
为了降低麸皮对母猪繁殖性能的负面影响,以下是一些建议:
选择新鲜优质的饲料原料
优先选择新鲜、优质的饲料原料,避免使用过期、掺杂或水分超标的麸皮。
优化饲料配方
根据母猪的营养需求,优化饲料配方,减少对麸皮的依赖,选择更适合母猪的饲料原料。
加强饲料管理
加强饲料管理,确保饲料的储存、运输和加工过程符合相关标准,降低饲料污染的风险。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实现养殖过程中的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养殖效益。
可验证的预测与实际体验验证
通过以上措施,有望降低麸皮对母猪繁殖性能的负面影响,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欢迎广大养殖户用实际体验验证这一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