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科学调控生殖激素,提升猪场繁殖效率

一、常用生殖激素介绍

1. 性腺激素:包括雄性激素和雌激素,如丙酸睾丸酮、苯甲酸雌二醇等。

科学调控生殖激素,提升猪场繁殖效率

1.1 雄性激素:如丙酸睾丸酮,可刺激精子生成,促进副性腺器官发育。

1.2 雌激素:如苯甲酸雌二醇,可促进母畜发情和生殖道生理变化。

2. 促性腺激素:如孕马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刺激卵巢发育和排卵。

3. 缩宫素:可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促进分娩和缩短产程。

4.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垂体合成、分泌促黄体素和促卵泡素,诱发动物排卵。

科学调控生殖激素,提升猪场繁殖效率

5. 氯前列烯醇:具有强烈的溶解黄体和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

二、生殖激素在猪场的合理应用方案

1. 后备母猪不发情:体重达到120kg以上或月龄在8个月以上仍不发情的母猪,可采取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0.4mg,配合孕马血清500~1000IU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50~500IU。

2. 经产母猪不发情:若母猪断奶后10天仍不见发情表现,可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0.4mg,配合孕马血清500~1000IU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50~500IU。

3. 母猪久配不孕:根据不同原因进行处理,如过分肥胖、子宫内膜炎等。

4. 引产:怀孕母猪超过预产期仍不分娩的,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0.4mg,一般于次日即可出现分娩。

5. 促进母猪产后康复:产后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0.4mg,可促进母猪产后子宫康复。

6. 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在母猪发情中期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2000IU,可提高每头母猪每胎产仔数。

科学调控生殖激素,提升猪场繁殖效率

7. 母猪分娩调控:在怀孕母猪预产期前1~2天的早晨7~8时,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0.4mg,可使80%的怀孕母猪分娩时间调整为白天。

8. 公猪保健:对于性欲不强、精子活力不足的公猪,可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0IU或人用丙酸睾丸酮3~5支。

通过科学调控生殖激素,提升猪场繁殖效率,助力养殖可持续发展。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65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