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农业部发布新饲料黑榜:21批进口饲料不合格

饲料质量安全监测通报:部分进口饲料不合格

2016年下半年,农业部办公厅发布了《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结果的通报》。通报显示,我国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状况良好,但在部分环节仍存在一定风险。

农业部发布新饲料黑榜:21批进口饲料不合格

监测结果概述

通报指出,在全国30个省开展的饲料质量安全监测中,共抽检各类商品饲料3298批次,产品合格率达到95.21%。然而,仍有21批进口饲料不合格。

不合格饲料的危害

不合格的饲料可能含有重金属、抗生素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对动物生长、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同时,长期使用不合格饲料还可能导致动物产品中出现安全问题,进而影响人类健康。

农业部发布新饲料黑榜:21批进口饲料不合格

解决方案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建议养殖户采取以下措施:

  • 选择信誉良好的饲料供应商,确保饲料质量。
  • 加强饲料质量管理,定期检查饲料质量。
  • 关注相关部门发布的饲料质量安全信息,及时了解不合格饲料情况。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饲料质量安全不仅关乎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还关乎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通过提高饲料质量,我们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部发布新饲料黑榜:21批进口饲料不合格

数据解读

通报显示,国产饲料添加剂合格率达到94.44%,动物源性饲料原料合格率达到94.77%,植物性饲料原料合格率达到98.51%。这表明我国在饲料添加剂和原料的生产方面具有较高水平。

进口饲料风险预警

通报中指出,进口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合格率仅为92.16%。这提示我们,在引进国外饲料产品时,要严格把关,确保饲料质量符合我国标准。

加强监管,保障饲料质量安全

各级畜牧饲料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饲料质量安全工作,采取以下措施:

  • 加强对不合格饲料产品的查处,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 加强对饲料生产企业的监管,督促企业提高质量安全管控能力。
  • 建立健全饲料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展望未来

随着我国饲料产业不断发展,饲料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相信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我国饲料质量安全水平将不断提高,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欢迎广大养殖户分享您的实际体验,验证本文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65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