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降低哺乳仔猪死亡率,你做到了吗

降低哺乳仔猪死亡率:关键策略解析

哺乳仔猪的死亡率一直是养殖业关注的焦点。根据我国农业农村部数据,哺乳仔猪死亡率高达20%以上。为了降低死亡率,养殖户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策略。

降低哺乳仔猪死亡率,你做到了吗

一、保温措施

保温是提高哺乳仔猪育成率的关键。仔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7日龄34℃-28℃,8-30日龄28℃-25℃,31-60日龄25℃-23℃。养殖户应在产房舍温保持在20℃左右的基础上,设置仔猪保温箱,并在箱内设置红外线灯或电热板,以确保仔猪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

二、防压措施

提高饲养员素质,完善岗位责任制,在母猪产前1周到产后1周,要求昼夜值班护理。在分娩舍内设置护仔栏,以保护仔猪和限制母猪活动,降低压死仔猪的风险。

三、初乳摄入

初生仔猪不具备先天免疫力,必须通过吃初乳获得免疫力。因此,仔猪出生后应尽早吃到初乳,获得免疫力。

四、补铁措施

大量实践证明,在仔猪生后2-3天,给每头仔猪肌注补铁100-150毫克,可预防缺铁性贫血,平均每窝断奶育活仔猪数可增加0.5-1头,60日龄体重可提高1-2公斤。

降低哺乳仔猪死亡率,你做到了吗

五、补料措施

仔猪生后7天左右,可采用自由采食法补料,即在补料槽里放上颗粒料等,让仔猪自由采食。为使仔猪尽快吃料,开始几天将仔猪赶到补料槽旁边,上、下午各1次,效果较好。

六、矫正母猪咬仔行为

给母猪带上防护口罩,人工强制哺乳;在母猪产前、产后给予充足的温盐水;接产人员要及时清除母猪排出的胎衣;保证母猪妊娠后期营养充足;淘汰有咬仔恶癖的母猪等。

降低哺乳仔猪死亡率,你做到了吗

七、注意饮水和环境的消毒工作

剪犬齿与断尾是降低哺乳仔猪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乳猪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体内能量储备有限;缺乏先天免疫力,抗病力差;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同时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利用养分能力强。因此,必须加大对乳猪饲养管理的力度,把影响其生长、生病的因素降到最低。

降低哺乳仔猪死亡率,需要养殖户从保温、防压、初乳摄入、补铁、补料等方面入手,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相信通过本文的介绍,养殖户能够更好地应对哺乳仔猪死亡率的挑战。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65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