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哺乳周期,提升母猪养殖效益新策略
作者:畜旺农丰•更新时间:8月前•阅读6
一、缩短哺乳周期的重要性
在我国农村,一般仔猪的哺乳期大都为2个月左右,这样1头母猪1年最多产2胎,空怀时间较长,年消耗饲料500千克,利用效率低和饲养效益较低。每年产的仔猪越少,成本就越高。因此,实行仔猪早期断奶,是提高母猪繁殖力的一项有效措施。
缩短哺乳周期,提升母猪养殖效益新策略
二、适宜断奶日龄的确定
断奶日龄可根据生产任务和技术水平自行确定。从生理上分析,母猪在产后不早于3~4周断奶、配种,不会导致母猪以后各胎的繁殖障碍。仔猪断奶时,体重不少于4.5~5千克,生长发育正常,这时已有一定的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人工培育不会有很大困难。
三、断奶方法及注意事项
1. 断奶方法
仔猪早期断奶可采取一次性突然断奶方法,即把母猪突然赶走,仔猪留在原舍。母猪在断奶当天停止喂料,然后恢复空怀期的饲料量及配料。仔猪应在7日龄左右开始诱食,并设小水槽,断奶后就会很快适应吃料,饲料可干喂,也可湿喂。
缩短哺乳周期,提升母猪养殖效益新策略
2. 注意事项
1)仔猪的饲料应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一般在仔猪饲料内应多配黄豆、豆饼、鱼粉等蛋白质饲料,使饲料的粗蛋白质水平在22%以上。可添加适量饲料酵母,有甜味的物质,以提高适口性。黄豆必须炒熟饲喂,以免引起腹泻。
2)人工哺育的仔猪必须加强管理,不适宜的温、湿度,恶劣的卫生条件、不适当的日粮、无规律的饲喂都有可能导致早期断奶的失败。
缩短哺乳周期,提升母猪养殖效益新策略
四、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实施缩短哺乳周期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浪费,降低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同时,要关注仔猪的生长发育,确保其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五、预测与验证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实施仔猪早期断奶,可以使母猪年繁殖胎次提高至2.5胎以上,饲料利用率提高20%以上。欢迎广大养殖户用实际体验验证这一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