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猪链球菌防控,脑膜炎专药保障

一、流行病学特点

病猪、痊愈带菌猪是链球菌病主要传染源,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其中以7~9月暴发率最高。猪是该病的最易感动物,其中4~11周龄的仔猪发病率及病死率最高。猪链球菌的发病率可达到25%以上,病死率在30%~50%。

猪链球菌防控,脑膜炎专药保障

猪链球菌传播途径有呼吸道和伤口、食入或接触被细菌污染的饲料、水后经消化道感染、成年带菌母猪在分娩或者哺乳时感染仔猪。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猪链球菌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6d,根据临床症状可以分为败血型、脑膜炎型、淋巴结脓肿型、关节炎型。病猪临床症状表现为高温,体温41~43℃,呆立嗜睡,便秘,呼吸困难,厌食,精神差,眼红泛泪,流鼻带脓,偶有咳嗽,颈部、腹部、耳朵及四肢皮肤发紫,有淤血块和出血斑。

诊断方法: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临床诊断依据:病猪出现突然死亡,高烧,耳鼻发绀,呼吸急促,神经症状,部分有关节肿大、跛行等症状时,均可怀疑为猪链球菌病。

三、预防措施

清除传染源:死猪应立刻进行无害处理,病猪及时隔离治疗,带菌母猪尽快淘汰。粪便及时处理,环境、用具可用3%来苏儿液彻底消毒。

猪链球菌防控,脑膜炎专药保障

除去感染的因素:为避免伤口感染,猪圈内尖锐物体、易引起外伤的物体一律清除,新生仔猪结扎、打耳后要用碘酊消毒。加强卫生管理:对猪进行严格日常管理,对圈舍场地要保持清洁卫生、严格消毒。

免疫接种疫苗:以广西融安县某猪场从2008~2015年应用猪链球菌二联六价灭活疫苗,具体见表1所示。在控制猪链球菌病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注射疫苗第二年发病率开始下降到了2015年猪链球菌的发病率为1.69%,有效控制了病情,预防该病的发生。

药物预防:如果条件限制不能接种疫苗,也可通过药物预防,根据笔者的经验可以在每吨猪饲料中添加四环素125g,连喂3~5周。

四、治疗原则与方法

治疗原则:早发现,早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为了选择高敏药物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很多大规模猪场都普遍实行了药敏试验。

治疗方法: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治疗败血型病猪选择黄芪多糖稀释头孢噻呋每天1次,配合萘普生注射液每天1次肌注,全群用多西环素粉剂拌料或饮水,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脑膜炎型病猪,采用复合磺胺嘧啶注射液每天早晚各1次,首次用量加倍,同时结合青霉素50万~100万IU/次,肌肉注射3~4次/d,有很好的效果。

五、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养殖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仅要提高经济效益,还要保障环境健康。通过科学养殖、合理用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六、预测与验证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猪链球菌的防控工作将越来越重要。我们相信,通过科学防控,猪链球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将得到有效控制。欢迎广大养殖户朋友们用实际体验验证我们的观点。

猪链球菌防控,脑膜炎专药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63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