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构建农业养殖生物安全防控体系

一、猪场布局

猪场选址应远离人口密集区,避免靠近公路、铁路,并确保水源安全。猪舍应建在干燥、向阳、通风的矮山坡上,并考虑风向因素。猪舍布局应遵循配种、妊娠、产子哺乳、保育、育肥、隔离、废弃物处理的顺序,保持足够距离,减少疾病传播。

构建农业养殖生物安全防控体系

二、控制场内其他带毒生物

猪场内存在老鼠、鸟类、猫、狗等带毒生物,它们可能成为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者。因此,应采取措施控制这些生物,如设置围栏、使用捕鼠器等。

三、参观程序必须遵守

猪场应设立生活区、接待区和生产区,并保持一定距离。员工外出回场需进行隔离,并在进入生产区前彻底洗澡、换衣。参观者需遵守参观程序,从最脆弱、最干净的区域开始。

四、坚持自繁自养隔离时间充足

自繁自养可降低新病引入的风险,并便于防治老病。引入种猪前需进行60天左右的隔离饲养,再引入后备舍,与少量经产母猪混合,适应本场环境和微生物。

构建农业养殖生物安全防控体系

五、坚持全进全出制度

全进全出制度是现代养猪业成功的关键。猪舍设计应考虑小单元式,猪舍内外净道与污道分开,并设置专用转猪通道。各阶段猪只应统一进入保育舍和育肥舍,实行流水化生产。

六、消毒问题

猪场应设置消毒池,并在入口、生产区入口、猪舍入口进行消毒。带猪喷雾消毒时,喷头应斜向45度左右向空中喷洒,直至地面湿透。

七、重大传染病处理

发生重大传染病时,应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控制传染病的关键在于及时隔离、消毒,将传染源圈定在小范围内,避免多点暴发。

八、管理者注意

猪场管理者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生物安全制度,并定期为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生物安全意识。

根据我国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生猪存栏量已恢复至2017年水平,养殖户对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的需求日益增长。未来,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

欢迎您用实际体验验证本文观点,共同推动我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构建农业养殖生物安全防控体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63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