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疾病防控细节管理之道
猪场疾病防控的重要性
疾病是猪场最头痛的事情,因为猪场亏损是因为死亡率太高了,而死亡率高是因为猪得了病。为什么猪会得病?为什么猪得病治不好呢?这是我们在某些环境的细节没有注意到。
回顾非典与猪非典的差别
让我们回顾一下2003年的非典,非典的危害并不比2006年的“猪非典”轻,但却只有几百人的伤亡,而2006年的“猪非典”却造成了上以亿计的猪伤亡。主要差别是人的重视程度,发病后的处理方式。也就人注重了细节,而猪没有。
治疗细节
其实,猪发病后是给人留有时间的,每种病从发生到猪死亡都有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足够我们采取措施将其治好。没有治好,是因为治疗不得法,是因为一些细节没注意到。治疗方面主要有以下细节:
1. 重治更要重养
“三分治,七分养”,说明在疾病发生后,养的作用还要大于治疗。养是给猪提供适宜的条件,是营养,是让猪能吃进足够的营养,营养是抵抗力的基础。许多病不用药也能好,就是自身抵抗力起的作用。
2. 治疗要有疗程
给人看病时常开药时或是三天,或是五天,这叫一个疗程。给猪看病也是这个样子,不要认为打了一针猪吃料就好了,还需要继续按疗程进行,这样才能彻底清除病根。
3. 治疗要有选择地用药
在猪场发生呼吸道病时,可以圈定它是一种什么病,或是几种病,然后针对这几种病使用敏感药物。例如,2007年春天,我处理一个猪场保育猪呼吸道病时,就是选择了四个药物组合,针对不同的疾病。
4. 料中加药要注意猪是否采食
料中加药是许多猪场应对大面积发病的措施,但使用这个办法时必须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有些猪不采食,却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所以,如果大面积发病时,在料中加药的同时,必须对有症状的猪采取其它办法,注射治疗是效果最确实的。
5. 水中加药不能味道太重
水中加药的治疗效果要好得多,因为猪病多会体温升高,不吃料但饮欲特别强,水中加药可使绝大部分猪得到治疗。但水中加药也有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可选药物种类太少,因为水中加的药必须溶于水。
6. 注意针头的消毒
平时细菌进入体内,要遇到皮肤、粘膜等的阻挡;如果针头上有病菌,就会直接进入体内,通过血液传遍全身,速度是非常快的。而如果针头是给其它猪用过的,那上面就会有其它病猪的病菌,会很快引起感染。
7. 频繁使用解热镇痛及激素类药
解热镇痛药,体温会很快降下去,猪的精神状态和采食量会马上好转。但这样做有一个问题,因为解热镇痛药只能治表不能治本,如果其它药物不对症,病根未去除,解热药效低时,很快会出现反复,或者是病情加重。
环境管理
猪场环境的管理也是防控疾病的重要环节。保持猪舍清洁、干燥、通风,定期消毒,可以有效地减少疾病的传播。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养殖过程中,要注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猪场疾病防控细节管理之道,不仅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还关系到环境健康。通过以上措施,相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猪场的疾病风险。
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