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繁自养风险高,成本高
自繁自养的风险与成本解析
散养户养猪,基本都是以自繁自养方式养猪。散养户和规模化猪场的养殖方式都是自繁自养,唯一不同的是规模,在生产的环节上大大优化于散养户。确实,自繁自养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有效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但自繁自养的缺点同样不容忽视。
全面消毒的难题
对于散养户的消毒问题,一般询问消毒情况时,回答往往是长时间未消毒或一个月消毒一次。长时间消毒一次,实际上不如不消毒,因为长期有猪在猪圈舍内,对消毒水的要求是一定能带猪消毒的产品。而带猪消毒的产品又不能完全消杀细菌和病毒,一旦发生疫情,损失难以预估。
饲料更换频繁
在喂猪上,养殖户一般会选择便宜的饲料,一吨料能差个千八百块。虽然看似省了不少钱,但饲料质量不佳会影响猪的生长速度,进而影响出栏时间,饲养成本不一定能省下来。大品牌和小品牌的区别在于原料的质量和稳定性,价格差异就在这里。
疾病的交叉感染
拿疾病来说,年年不断,月月不断,这与饲养环境有很大关系。一栋猪舍里养母猪和育肥猪,或者保育猪和育肥猪,产房和保育在一起等情况的养殖环境,一旦有疾病发生,很容易感染其他阶段的猪。规模化猪场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各个阶段的猪分别饲养在不同的区域。
养殖技术一知半解
现在养猪的人员大多为六七十年代的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于掌握养殖技术来说比较难。对于那些养了二十年的猪的养殖户来说,自己有自己的养殖方式,很难接受新鲜事物。在养殖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难题,其实养猪需要经验配合养猪技术敏锐的市场分析力,这才是真正的养猪人。
种猪质量难以保证
说到种猪质量,有人购买了一些二元母猪,但仔细观察,这些猪的特征并不符合二元猪的标准,可能是五元或六元猪。这样的猪作为种猪使用,产下的后代质量难以保证。建议到正规的种猪场购买合格的种猪作为种用进行繁育。
解决方案与可持续发展
针对自繁自养的风险与成本,以下是一些建议:
- 加强消毒管理,定期进行消毒,确保猪舍环境卫生。
- 选择优质饲料,确保猪的生长发育。
- 建立完善的疾病防控体系,减少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
- 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学习先进的养殖管理方法。
- 购买合格的种猪,确保种猪质量。
通过以上措施,养殖户可以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保障环境健康,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权威数据支持
据中国畜牧业协会数据显示,自繁自养在养殖过程中的成本比规模化养殖高出约20%,疾病发生率高出约30%。
自繁自养在养殖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与成本,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养殖户可以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我们的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