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饲养,合理管理
现代养猪生产的饲养管理
现代养猪生产的特点是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高,从配种计划到产仔哺乳,从育成到育肥出栏,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管理,因此饲养管理是搞好现代化养猪生产的关键和核心,经营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养猪生产的成与败。
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
1. 抓五定
猪有好洁性、贪食性、懒动性,人懒猪更脏,猪具有“吃、拉、住”三角定位的规范行为,饲养员一定要注意调教和利用。在喂料上做到四定:定时;定量,槽干食要饱,不能让强者过饱,弱者挨饿;定温,料和水冬春暖、夏秋凉;定质,饲料质量一定要稳定,保证饲料新鲜,营养全面,更换饲料时要逐渐过渡。
2. 抓三改
改喂单一饲料为分多阶段的全价配合饲料,以满足猪不同生长、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充分发挥猪的遗传潜能;改喂稀拌料为潮拌料,料水比为1:1~1.5:1,有利于提高猪采食量和咀嚼,但要注意潮拌料在夏天时间不能放得太长,否则易造成酸败;改喂大猪为适时出栏,一般地方杂交猪出栏体重为90-100公斤,三元杂交猪出栏体重100-120公斤,具体情况应根据市场而定。
3. 抓“两分”
“分群管理,分栏饲养”,两分的原则是按性别、年龄、体重、强弱、采食快慢及生产用途合理安排;成年公猪、怀孕后期母猪及哺乳母猪宜单栏饲养,断奶母猪、空怀母猪可小群饲养,怀孕前、中期的母猪宜2-3头一栏,仔猪和肉猪一栏不超过30头为宜,怀孕后期母猪宜在产前7-10天进产房,不宜过早。并群可采取“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方法,防止欺生互斗。
来源:中国畜牧业信息网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养殖过程中,我们要始终贯穿“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还能保障环境健康。以下是一些实用的解决方案:
1. 建立生态养殖模式
生态养殖模式是一种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养殖模式。通过建立生态养殖模式,可以降低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2. 推广绿色饲料
绿色饲料是指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等有害物质,保证饲料品质和安全的饲料。推广绿色饲料,不仅可以提高猪的生长性能,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加强粪便处理
粪便处理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处理粪便,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能实现粪便的资源化利用。例如,可以将粪便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有机肥等。
科学饲养,合理管理是提高养殖效益、保障环境健康的关键。通过建立生态养殖模式、推广绿色饲料和加强粪便处理等措施,养殖户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