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热应激危害大,科学降温是关键
作者:茶农墨客•更新时间:7月前•阅读4
热应激的定义与原因
热应激是指动物机体对热应激源的非特异性防御应答的生理反应,其实质是指环境温度超过等热区中的舒适区上限温度所致的非特异性反应的总和。
养猪场热应激危害大,科学降温是关键
猪作为恒温动物,存在一个等热区,在这个范围内,猪借助于物理调节维持正常体温。当环境温度超过这个范围,猪就需要通过产热和散热来维持体温。由于猪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因此猪不耐热。
热应激的危害
在我国南方,5-11月气温较高,高温对猪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种公猪性欲低下、精液品质下降,空怀及后备母猪乏情或行为乏情,妊娠母猪出现流产、早产、弱产、死胎、木乃伊,育成育肥猪采食量低下,增重缓慢等。
热应激的控制措施
改善猪舍外部环境
1. 做好猪场的绿化工作,种植高大乔木,如速生桉、杨树等,可降低夏天热辐射60%~80%,降低猪舍环境温度3~4℃。
养猪场热应激危害大,科学降温是关键
2. 加强隔热设计,屋顶采用隔热材料,如泡沫、木板等,减弱辐射热向舍内传递。
3. 屋顶喷淋,利用水的蒸发吸热原理,降低屋面温度,减弱辐射热向舍内传递。
改善猪舍内部环境
1. 滴水降温,适合于单体定位的哺乳母猪与怀孕母猪,必须结合通风。
2. 雾化降温,将水喷成雾粒,雾粒在猪舍中飘浮时,吸收空气中大量热很快汽化而致舍温下降。
养猪场热应激危害大,科学降温是关键
3. 降温设备,通风降温通过加快空气的流动,蒸发物体表面的水分,从而达到降温的作用。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养殖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提高经济效益,还要保障环境健康,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降温,我们可以降低猪群的热应激,提高生产成绩,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预测与验证
随着科学降温技术的应用,养猪场的热应激问题将得到有效控制,猪群的生产性能将得到显著提升。欢迎广大养殖户用实际体验验证这一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