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全面健康管理技术
母猪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母猪作为养殖业的支柱,其健康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135保健养猪技术,以母猪为中心,通过应用母猪综合保健技术,有效解决母猪生产繁殖应激综合征和母猪药源性便秘,提高子猪成活率,缩短全程饲养期,降低养殖成本。
母猪生产繁殖应激综合征
母猪生产繁殖应激综合征是母猪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骼代谢异常、繁殖力下降、子猪成活率下降等。135保健养猪技术通过添加“牲命1号”,促进母猪性成熟,改善母猪繁殖状况。
临床症状
骨骼代谢异常,肢蹄软弱:步态异常,软脚,蹄壳出血,蹄裂,甚至蹄壳脱落,严重时出现产前产后瘫痪。
母猪繁殖力下降和子猪成活率下降:产子数少,弱子弱胎多,胎儿大小不均匀,母猪产后泌乳不足;子猪初生重小,抗病力弱,黄、白痢发病率高,生长发育慢,断奶体重较小。
母体出现损害或繁殖障碍:发情延迟、乏情和不发情;产子头胎多、第二胎少或一胎多一胎少;抗病力弱,免疫机能减退,子宫复旧不全,子宫内膜炎和乳房炎发病率增高,易并发各种感染,淘汰率增高。
保健预防措施
后备母猪保健:从6月龄开始至配种后7天,添加1%的“牲命1号”,促进母猪性成熟。
妊娠母猪保健:妊娠后期,按1%~1.5%比例添加“牲命1号”,增加30%~50%的饲喂量。
哺乳母猪保健:按2%的比例添加“牲命1号”,采用渐进增食法饲喂或让其自由采食。
经产母猪断奶后至配种后7天的保健:保持哺乳期饲料质量不变,数量适当减少,配种前每天喂3~4公斤,配种后每天喂2公斤左右,一周后过渡到喂妊娠期饲料。
母猪药源性便秘
母猪药源性便秘是指饲料中特别是哺乳母猪料中添加药物不当导致的便秘,临床上以母猪粪便干结、体温正常、产前产后采食逐渐减少甚至不食为特征。
发病原因和危害
母猪药源性便秘发病原因主要是饲料中药物添加不当,导致母猪便秘。危害包括母猪采食减少、体重下降、繁殖力下降等。
防治方法
适当添加药物预防感染,但药物选择要适当,使用时间不宜太长,剂量不能太大。
轻度便秘时,减少药物总摄入量,调整饲料配方,添加豆粕或熟黄豆,加入“牲命1号”。
严重便秘时,停喂饲料,重新配料,在日粮中可加入油糠或菜油、矿物油,加入“牲命1号”;在兽医指导下使用泻盐帮助通便。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35保健养猪技术在提高养殖效益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使用饲料、药物,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可验证的预测
预计在未来5年内,135保健养猪技术将在养猪业得到广泛应用,为养殖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广大养殖户尝试135保健养猪技术,亲身感受其在提高养殖效益、保障环境健康方面的优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