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营养均衡,免疫力强
营养与免疫力的关系
1. 营养与免疫力的关系
在前面的五节中,我讲到了众多营养物质与免疫力的关系,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都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一些功能性的营养或非营养性物质对机体免疫起到积极作用。因此,营养与免疫力有着密切关系,采用功能合理的营养,能够建立完善的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力或抗病力。
2. 免疫力与健康的关系
文利新等提出的保健养猪理论精辟的描述了免疫力与健康的关系,他指出动物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时刻会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攻击,使得机体一般处于亚健康状态。常见的致病因素包括四大类:第一类生物性的,他又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第二类物理性的,如高温应激,使猪的生长速度减缓,容易患细菌性疾病;又如低温应激,会降低仔猪对大肠杆菌的抵抗力,容易使猪患病毒性疾病如冬天猪易患流感、口蹄疫、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第三类化学性的,在冬天,为了保温,常把猪舍全封闭,结果猪舍通风不良,氨气浓度高,猪长期生活在其中,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会显著上升。第四类社会心理性的,猪群本身也是一个小社会,猪合群就会打架,母子分离就会产生心理应激和恋母行为。当动物受到这些致病因素的攻击时,就会调动机体所有的抗病力来抵抗这些致病因素,平时致病因素和机体两者作斗争,处在一个势均力敌、相对平衡的状态,这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反映在临床上,我们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可能朝两个方向转化:一是朝着健康的方向转化,即当抗病力不变,但致病力减弱,或致病力强但抗病力更强的时候,动物则越来越健康;二是朝着疾病的方向转化,即当致病力大于抗病力时,则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转化为疾病。什么情况下致病力会大于抗病力呢?一是动物抗病力相对不变,但遇到很强的致病因素时,如遇到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动物就会发病,这种情况占疾病总数的5%~10%;二是致病力相对不变,但动物本身的抗病力下降了,动物也会发病,这种情况占整个疾病总数的90%以上,如大肠杆菌、链球菌、流感都是属于机体抗病力下降而引起的发病。因此,动物本身的免疫力或抗病力的高低是影响动物健康的主要因素,免疫力与健康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清楚认识免疫力与健康的关系,对我们开展养猪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营养均衡,免疫强
1. 营养均衡的重要性
猪的营养均衡是保证其健康和生长的关键。研究表明,猪的营养均衡可以显著提高其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率。营养均衡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
2. 蛋白质对免疫力的作用
蛋白质是构成猪机体的重要物质,对免疫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是免疫细胞合成和功能发挥的基础。因此,保证猪的蛋白质摄入量对于提高其免疫力至关重要。
3.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免疫力的作用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猪体内多种代谢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素,对免疫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维生素C、维生素E、硒、锌等元素,对猪的免疫系统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生态养殖,可持续发展
1. 生态养殖的理念
生态养殖是指在保证猪只健康和生长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生态养殖要求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在养殖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猪的营养均衡与免疫力密切相关,通过合理搭配饲料、优化养殖环境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猪的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率。同时,生态养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养殖过程中的应用,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