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保健易忽视,技术措施需完善
母猪群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母猪群的健康状况不仅影响母猪的繁殖成绩,而且关系到全场猪群的健康,从而影响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猪场的保健应从源头抓起,疾病控制应从母猪着手。
母猪药物保健的目的
母猪药物保健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防止母病传仔,从源头上控制疾病的垂直传播;二是防止母猪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无乳或缺乳症。主要针对细菌性、病毒性及寄生虫性疾病进行控制。
危害猪群常见的细菌性病原体
目前危害猪群常见的细菌性病原体有支原体、衣原体、附红细胞体、密螺旋体、弓形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细胞内劳森菌、化脓棒状杆菌等。其中,衣原体、附红细胞体、弓形体、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化脓棒状杆菌是引起母猪MMA及繁殖障碍最常见的病原体。
母猪保健选用抗生素的原则
母猪保健选用抗生素一般要遵循广谱、高效、安全、耐药性低的原则。母猪对药物安全性要求高,可选用枝原浮、康舒秘、强力霉素、金霉素、林壮霉素、泰乐菌素、阿莫西林等药物。对氟苯尼考、磺胺一5一甲氧嘧啶或磺胺一6一甲氧嘧啶等药物、利巴韦林等药物应谨慎选用。
后备母猪引种的保健
更新种源需要从其他猪场引种。为了防止“引种引病”,必须做好后备母猪引种的保健工作。保健工作包括抗体检测及免疫接种、净化细菌性病原、净化寄生虫、猪群同化、检疫等。
引种十周隔离保健法
引种十周隔离保健法的工作包括抗体检测及免疫接种、净化细菌性病原、净化寄生虫、猪群同化、检疫等。这些工作必须在专门用于引种的隔离舍内完成。
1. 抗体检测及免疫接种:引进种猪后第2天抽血进行猪瘟、口蹄疫、蓝耳病、伪狂犬病等的抗体检测,第2~6周接种疫苗。
2. 净化细菌性病原:在引种后第1周、第5周及配种前1个月,各添加抗生素1周。
3. 净化寄生虫:引种后第2周、第6周添加驱虫药驱虫。
4. 猪群同化:第8周,在后备猪栏中放入本场健康肉猪粪便3天,或新老母猪混养1周。
5. 检疫:第10周抽血检测抗体,根据检测抗体水平及临床观察,经检疫证明无疫病,方可进入生产区。
母猪保健是猪场管理的重要环节,完善技术措施,可以有效保障猪群健康,提高猪场经济效益。请广大养殖户重视母猪保健,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