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猪价飙升遇消费骤降,养殖市场波动加剧

市场现状

近年来,我国生猪市场经历了价格波动,尤其在近期,猪价飙升的同时,消费需求却出现骤降,导致养殖市场波动加剧。

猪价飙升遇消费骤降,养殖市场波动加剧

影响因素

猪价飙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导致生猪产能下降;二是饲料价格上涨,增加了养殖成本;三是市场供需失衡,导致猪价上涨。

消费需求下降

消费需求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消费者对猪肉价格敏感度提高,消费意愿降低;二是消费者对健康、安全的关注程度提高,转向其他肉类产品。

应对策略

1. 优化养殖结构

养殖户应调整养殖结构,降低对生猪的依赖,发展多元化养殖,如家禽、水产等,以降低市场风险。

2. 提高养殖技术

通过引进先进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3. 加强市场调研

养殖户应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品种,降低市场风险。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养殖过程中,要注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采用绿色、环保的养殖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权威数据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生猪出栏量同比下降21.6%,猪肉产量同比下降21.9%。其中,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产能下降明显。

后市分析

从股票市场也能找到一些变化的痕迹。2018年底,资本 嗅到了毛猪价格即将大涨的信息。飞快布局猪肉板块。2019年一季度,每天的成交金额平均看在160亿左右。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纪录。随着线上股票价格飞涨,快速拉动线下毛猪价格。但是,5月份总体成交金额下滑。7月份,南方疫情加重,资本 布局猪肉板块。每天均交易额回升到120亿左右。此后,随着猪价越走越高,以及规模企业大面积进入肥转母阶段,成交量越来越少。剩下疫情中侥幸生存下来的散户支撑市场,早就了高价市场,有价无市成了主流。

事实上,猪肉板块的点位,也反映了缺猪的状态。2019年高位的平均水平是各年平均水平的150-160%,大致可以认为产能最厉害的时候,降低了50-60%左右。目前看,猪肉板块点数回到平均水平的130-140%。意味着产能降低可能回到30-40%的水平。总体上说,最缺猪的时候,就像官方领导说的那样,基本上过去了。

由于目前肥转母已经火遍大江南北,现在纯二元后备100斤的,在南方都是8500元起。北方也要7500了。肥转母的白母猪那种100斤左右的,北方几乎也要到4000以上了。

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同行情赛跑。因为不仅仅是养猪业,就是所有的养殖业,包括养鸭子,养大鹅的,价格都起来了。除了水产外,所有的能出肉的养殖业,都在加速扩张。就是那个下蛋鸡中的淘汰鸡,都卖到10/斤了。

猪价飙升遇消费骤降,养殖市场波动加剧

后市如何?现在真的不好看清,所以,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现在出栏一头猪纯利润接近5000元了。连续暴涨的猪价背后,也许一切理由都不是理由。

从养猪界的一个平凡人,你可能因为赶上这个暴涨,不小心成为了神。有人问,人和神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答案留给各位热心的读者吧。

猪价飙升遇消费骤降,养殖市场波动加剧

结论

面对养殖市场波动,养殖户应积极调整养殖结构,提高养殖技术,加强市场调研,注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应对市场风险,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60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