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批次化生产导致养殖效果不佳,关注过这些问题吗

批次化生产在养殖中的效果分析

在生物安全方面,批次化生产有助于减少频繁的卖猪,降低猪群之间的频繁转群风险,减少疾病循环传播的风险和人员与物资接触频率,方便人员休假的管理。然而,批次化生产也存在劣势,在操作不当的情况下,许多猪场使用批次化生产时的生产成绩并不理想。

批次化生产导致养殖效果不佳,关注过这些问题吗

导致养殖效果不佳的原因

一、后备母猪没有情期就进入批次生产

许多猪场为了赶任务,忽视了后备母猪的情期管理,导致很多没有一次发情的后备母猪都参与到批次化生产中,导致停药后配准率很低。

二、没有挑选母猪进入生产批次

在准备下一次批次时,对待配的母猪要进行选择,如子宫炎的母猪、脚痛的母猪、消瘦的母猪、病态的母猪等,都不能参与下一个批次的配种。

三、饲喂烯丙孕素期间没有挑选异常母猪

在饲喂烯丙孕素期间,要及时观察每一头母猪,如出现发情、几天不吃料的病猪、子宫炎症的母猪、瘫痪的母猪等,要及时做好记录,并挑出进行治疗或淘汰。

四、没有注意烯丙孕素的饲喂操作和药物的保存

烯丙孕素在饲喂过程中要确保每一头母猪每天吃到的药量,有些母猪有漏药的要补喂;大栏里的母猪在饲料之前饲喂烯丙孕素,喂一头做一头记号以免漏掉。

五、饲喂结束后没有进行促发情的工作

许多猪场认为停药以后不用再做其他什么工作母猪就会发情,其实母猪发情的条件除了激素的调节,还需要合理的体况、充足的营养、合适的环境、健康的子宫、合理的刺激等。

六、配种时机要以静立反射为标准

现在猪场使用批次化生产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德式的,一种是法式的。而德式的批次化生产采用的定时输精技术,对于有些猪群健康度差、管理不到位的猪场,配种分娩率会非常低,所以建议采取法式的生产模式。

七、激素不是提升生产成绩的救命稻草

很多猪场把批次化生产当猪场提升生产成绩的救命稻草,如果猪场猪群健康差、管理混乱,使用批次化反而是适得其反。

八、忽视产房提前发情的母猪

有几种情况母猪会提前发情:带仔低于6头的母猪、带仔超过25天的母猪、寄养的奶母猪、小猪腹泻的母猪,所以一般建议提前饲喂这样的异常母猪。

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以下是一些解决方案:

批次化生产导致养殖效果不佳,关注过这些问题吗

  • 加强后备母猪的情期管理,确保后备母猪在达到一定日龄后开始参与批次化生产。
  • 挑选健康的母猪进入生产批次,避免将病态或异常母猪带入生产过程。
  • 在饲喂烯丙孕素期间,及时观察母猪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 注意烯丙孕素的饲喂操作和药物的保存,确保药效。
  • 在饲喂结束后,进行促发情的工作,提高母猪发情率和排卵率。
  • 以静立反射为标准进行配种,提高配种成功率。
  • 关注产房提前发情的母猪,及时进行处理。

批次化生产在养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上问题,以确保养殖效果。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技术水平,相信批次化生产将为养殖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批次化生产导致养殖效果不佳,关注过这些问题吗

预测与验证

在未来,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的加强,批次化生产将在养殖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相信,通过实践验证,以上解决方案将有助于提高养殖效果,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59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