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养猪,双效共赢新农业养殖模式
张玉良养猪出了名,他因此不仅上过辽宁卫视“黑土地”,而且每年还要迎接来自不同地方的考察团。张玉良的猪舍不是最大的,但却是最清洁、最环保的。这一点让其他养猪户自叹不如。清洁化养殖给他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减少了猪粪便对地下水的污染,可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会元乡动物防疫监督所所长陈爱群介绍,清洁化养殖项目是利用微生物制剂,按一定比例掺拌木屑或稻皮做猪圈的垫料。利用生猪的拱翻习性,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微生物菌群的分解发酵,使猪粪、尿中的有机物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微生物以尚未消化的猪粪尿为食饵,繁殖滋生。随着猪粪尿的消化,臭味儿也就没了,同时含有无机物和蛋白质的大量生物可以成为猪的食料,形成良性循环。
清洁化养殖的优势
2010年5月,会元乡动物防疫监督所从省技术推广站争取到清洁化养殖项目,张玉良成了全市养猪户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张玉良的猪舍有1500多平方米,每年出栏1000多头猪。采用清洁化养殖方法,张玉良前期投入1.5万元。“材料每5年更换一次,而且更换下来的材料还是很好的肥料。原来我的猪舍一年仅雇用清粪工的工资就接近3万元,5年下来就得10多万元。采用清洁化养殖,成本降低不少。”张玉良深有感触地说。
张玉良还投资70万元改良猪舍,让猪舍更加符合环保要求。当年,张玉良申请的清洁生产及农村小区建设的扶持资金批复下来,共获得补助30万元。如今,在张玉良的带动下,已经有10余家规模化养猪户采用清洁化养殖法养猪。
清洁化养殖的实践与探索
清洁化养殖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减少猪粪便对环境的污染,还能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以下是几种清洁化养殖的实用解决方案:
- 利用微生物制剂和垫料进行猪圈改造,实现猪粪、尿和垫料的充分混合。
- 投资改良猪舍,使其符合环保要求,降低养殖过程中的污染排放。
- 申请清洁生产及农村小区建设的扶持资金,降低养殖成本。
- 推广清洁化养殖技术,提高养猪户的环保意识和经济效益。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产生的畜禽粪便达30亿吨,其中猪粪便占比最大。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这些粪便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推广清洁化养殖技术,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清洁化养殖的未来展望
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和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关注,清洁化养殖将逐渐成为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预计未来5年内,我国清洁化养殖规模将扩大10倍,市场规模将达到数百亿元。
欢迎广大养猪户朋友们用实际体验验证清洁化养殖的优势,共同推动我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完美结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