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千头线模式生猪复养典范,养殖成功经验可借鉴

生猪复养成功典型案例——河南平顶山市康龙公司“千头线”模式

2018年,受非洲猪瘟、养猪周期、环保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河南省平顶山市生猪产业陷入低谷,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导致今年生猪供应出现较大缺口。为恢复生猪生产,平顶山市积极落实国家政策,通过多措并举推动生猪稳产保供。其中,以康龙公司“千头线”为典型的生猪成功复养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

千头线模式生猪复养典范,养殖成功经验可借鉴

一、复养基本情况

康龙公司是一家集养殖、种植、农产品销售、科研等为一体的生态循环型和科技创新型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拥有三个集约化生猪养殖场、70条百亩田千头猪生产线和一个生态散养基地,年出栏设计规模可达20万头。在非洲猪瘟形势下,公司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大非洲猪瘟排查、检测力度、降低饲养成本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加大防控,杜绝病源

康龙公司常年保持较高的免疫水平,严格按照防疫程序进行防疫注射,春秋两季集中防疫与常年及时补防、补免相结合,防疫密度达到100%。同时,消毒工作贯穿于猪饲养的全过程及各个环节,切断疫病传播途径。对人员进行防控知识培训,提高防控意识,定期抽样检测,严密部署,做好防控工作。

千头线模式生猪复养典范,养殖成功经验可借鉴

自配饲料,降低成本

饲料费用占养猪成本的70%,降低饲料成本对增加养猪效益至关重要。康龙公司采用液态发酵饲料,提高饲料消化吸收利用率,改善猪肠道菌群,提高猪群健康。充分利用本地饲料资源,利用养殖场周边啤酒厂的下脚料代替玉米、豆粕、麸皮等原料,通过配合预混料,主要饲喂育肥猪,满足生猪生长需要,极大地降低了养殖成本。

自繁自养,稳定猪源

生猪养殖,母猪是关键。康龙公司在价格低迷时期坚持自繁自养,持续培育能繁母猪;在价格回升时,利用自有种公猪站的优势,为母猪提供稳定可靠的种猪精液,保障了母猪产仔扩群和仔猪供应。能繁母猪存栏从年初的2000头提高到目前的4600多头,实现了产能恢复,从源头上保障了生产稳定。

利用资源,快速扩群

公司采用“千头线”养殖模式,该模式以100亩农田为单元建一条年出栏1000头生猪育肥生产线,具有建设成本低、生产环境优、产出率高、农牧结合紧密等特点。2018年建成“千头线”50条,今年在原有“千头线”资源的基础上,另新建20条“千头线”,目前70条“千头线”已全部投入使用,成功实现了扩群。

三、获得的经验

加强饲养管理

科学防控和精细化管理是保障猪场在非洲猪瘟大环境下生存发展的前提。公司坚持“以养为主,防养并重,防重于治”的总方针,通过科学防控、科学饲喂,实现生猪死的少、长的快。同时,搞好综合防控,抓好“三管”“三度”“两干”“一通”,即管理好饲养员、管理好猪群、管理好环境,保证好猪舍的温度、湿度和饲养密度,保持舍内清洁干净与干燥,坚持舍内四季通风,空气流动,并做好生猪调运、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各个环节的防控工作。

重视母猪培育

“精养种猪,实现多生”,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母猪的重要性。通过自繁自养母猪,既能够减少引种费用,又可避免引种风险。无论养猪市场如何改变,都要坚持养好母猪,安稳猪源。否则,当仔猪价格上涨之时临时养母猪将为时已晚,而临时引种也只能面临“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局面,而且需要极大的成本投入。

严控饲养成本

饲料成本在生猪养殖成本中占比较大,目前成品饲料的售价通常较高。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本地饲料资源,不但能够减少成品料的使用量,还可减少饲料的运输费用。因此,应充分利用本地的青绿饲料和农产品下脚料,再配合预混料饲喂,此举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饲料成本,为养殖效益提供空间。

时刻关注行情

非洲猪瘟以来,市场行情不断变化,饲料价格也随之波动、时高时低。一方面,要把握市场形势,争取购买质优价廉的饲料。另一方面,在生猪的销售中把握市场动态,适时调整猪群结构,掌握出售时机,规避市场风险,实现利益最大化。

千头线模式生猪复养典范,养殖成功经验可借鉴

康龙公司“千头线”养殖模式为生猪复养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加强饲养管理、重视母猪培育、严控饲养成本、时刻关注行情等措施,养殖户可以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保障环境健康,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欢迎您用实际体验验证我们的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58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