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仔猪保健,从源头抓起

仔猪保健,从源头抓起

仔猪低糖血症是仔猪在出生后最初几天内因饥饿致体内贮备的糖原耗竭而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又称乳猪病或憔悴猪病。本病的特征是血糖显著降低,血液非蛋白氮含量明显增多,临诊上呈现迟钝、虚弱、惊厥、昏迷等症状,最后死亡。

仔猪保健,从源头抓起

病因分析

仔猪出生后7天内,体内缺少糖原异生作用的酶类,糖异生能力差,其代谢调节机能不全。在此期间,血糖主要来源于母乳和胚胎期贮存肝糖元的分解,如胎儿时期缺糖或出生后因各种原因引起仔猪吮乳不足或缺乏,加上出生仔猪活动增加,体内耗糖量增多,则有限的能量贮备迅速耗尽,血糖急剧下降。

主要病因

1. 产房的温度较低:低温是造成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母猪无乳或乳量不足:由于母猪在怀孕后期饲养管理不善,造成母猪无乳、少乳、乳中含糖量低下;或者是母猪患病,如患乳房炎、传染病、发热等疾病,致使泌乳障碍,造成产后乳量不足或无乳。

3. 仔猪出生后吮乳不足或消化吸收机能障碍:仔猪先天性较弱,生活能力低下而不能充分吮乳;或者仔猪出生后吮乳反射弱甚至消失;个别初产母猪不让仔猪吮乳;同窝仔猪数量过多,母猪乳头不足,有的仔猪抢不到乳头而吃不到母乳;仔猪患有大肠杆菌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胃肠炎、先天性震颤等疾病时,吮乳减少,同时因消化吸收机能障碍,以及初乳过浓,乳蛋白、乳脂肪含量过高,妨碍了新生仔猪的消化吸收。

4. 新生仔猪在母体内发育不良:由于母猪孕期的营养、管理及疾病等方面的因素,致使新生仔猪在母猪体内生长发育不良,体内贮存的脂肪酸和葡萄糖不足,生酮和糖原异生作用成熟迟缓,导致仔猪先天性糖原不足而出现低血糖症。

5. 活动加强:仔猪出生后活动加强,体内耗糖量增多,在胎儿时期缺糖或出生后不能充分获得糖的补充时,血糖即急剧下降。

临床症状

同窝猪中的大多数仔猪都可发病,一般仔猪出生后第2天突然发病,迟的在3~5d才出现症状。仔猪初期精神不振,四肢软弱无力,肌肉震颤,步态不稳,摇摇晃晃,不愿吮乳,离群伏卧或钻入垫草呈嗜睡状,皮肤发冷苍白,体温低。

预防措施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母猪孕期要根据不同妊娠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饲养方式,保证母猪从日粮中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满足胎儿生长发育需要,但不要使母猪过于肥胖。

仔猪保健,从源头抓起

注意初生仔猪的防寒保暖。培育仔猪的适宜温度是:1~3日龄34~30℃,4~7日龄为30~28℃,15~30日龄25~22℃,产后31~45d为20~22℃。具体保温措施可采用在母猪舍内设一个长宽各60~80cm的保温护仔箱,铺上垫草,安装灯泡,以提高舍温。

发病后及时进行救治。应加强本病的预防,尤其在母猪的怀孕后期要增加能量饲料,或在产前1周到产后5d每天给母猪补充白糖50~100g,溶于水后拌入饲料让猪自食。

治疗措施

以补糖为主,辅以可的松制剂,促进糖原异生。

仔猪保健,从源头抓起

腹腔注射5%~20%葡萄糖液10~20mL,每隔4~6h次,直至仔猪能哺乳或吃食人工配料为止。

口服50%葡萄糖水15mL,每天3~6次。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1~3m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内,腹腔注射;也可肌注,每天1~3次,4d为1个疗程。

用10%或25%葡萄糖注射液10~20mL,加维生素C0.1g混合后,腹腔内注射,每隔3~4h注射1次,连用2~3d。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仔猪保健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科学养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

仔猪保健,从源头抓起,关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仔猪保健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预测与验证

在未来5年内,随着科学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仔猪保健水平将得到显著提高,仔猪成活率将超过95%,为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我们的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58841.html